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專題|「費里尼重新『發現』龐克教母」費里尼100系列小典故(二)

(圖為娃雷斯卡基爾特。)

在 《鬼迷茱麗葉 Juliet of the Spirits》(1965)之中,深怕丈夫外遇的茱麗葉塔在友人引薦之下與高深莫測的靈媒皮姬瑪相見。無論是現在抑或當時,影迷多半不知飾演皮姬瑪的娃雷斯卡基爾特(Valeska Gert)為何許人物。事實上,此人來頭可不小。有學者認為,她是龐克文化的奠基者。

娃雷斯卡基爾特出身於德國柏林的猶太家庭,九歲就開始學習舞蹈,但她自小就表現出對規範的厭惡,並未打算遵循傳統的舞蹈系統。在一戰期間,她加入了柏林的舞團,創作「革命諷刺舞蹈」。 基爾特試圖將自己對達達主義與表現主義的理解融入舞蹈之中,特立獨行的她,很快在德國藝術圈成名。

在二〇年代初期,基爾特在柏林劇院演出了她此生也最具挑釁意味的行為藝術作品《暫停 Pause》。她在過程中全然靜默,站在台上一動也不動,以此映射出現代社會紊亂的生活步伐。同一時期,她還曾經因為跳了一支「性高潮舞」而惹得觀眾報警。在一百年前,她就在台上表演手淫、交媾與性高潮。其帶有怪誕、嘲諷與種種激進態度的舞蹈演出,使她廣受矚目。不過沒有人知道怎麼定義她。

據說基爾特曾親自向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討教,何謂「史詩劇場」(Epic theatre)時,布萊希特對她說:「正是妳現在在做的事。」基爾特堪稱是第一個為德國現代舞輸入革命性美學意義的舞者,將藝術形式推向社會批判的領域。她尤其喜歡扮演社會邊緣人,諸如妓女、皮條客等角色。

二〇年代中後期,她開始轉而出演電影為主,曾與葛麗泰嘉寶(Greta Garbo)同台演出。但隨著納粹對猶太人的迫害, 基爾特於德國再也無容身之處,納粹批評她是「不自然、不愛國、不具德國性」,宣傳部長戈培爾(Joseph Goebbels)直指她「墮落」。

1938年,基爾特以難民的身分移居美國,她原有機會以演員身分在好萊塢立足,只是當她成為名導劉別謙(Ernst Lubitsch)的座上賓時,卻很不客氣地批評他的演員「活像明信片裡的人,一點也不像真人」。想當然耳,她失去了機會。後來她開始擔任餐廳雜工,偶爾也兼任裸體模特兒。雖然一度曾經在紐約試圖重起爐灶,卻也因為其舞蹈作品對猶太文化的諷刺性,而遭到其他德國移民排擠,而美國人更是完全不了解她的前衛作品。

1941年,她在紐約開設了集結文人雅士的「乞丐酒吧」,傑克遜波拉克(Jackson Pollock)和田納西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還曾經當過她的員工。戰後,基爾特重回歐洲,在柏林開設了一間舞廳。但已經幾乎沒有人記得她年少時在舞台上的榮光。直到六〇年代中期,遠在義大利的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重新「發現」了她。

年過七旬的娃雷斯卡基爾特因為這部《鬼迷茱麗葉》而重回公眾視野。她受邀登上當時德國最流行的脫口秀,其古怪的妝容與幽默感讓她成為媒體寵兒。雷納韋納法斯賓達(Rainer Werner Fassbinder)隨即邀請她出演電視劇集《八小時不是一日1+2 Eight Hours Don’t Make a Day》(1972),施隆多夫(Volker Schlöndorff)還為他拍攝了一部傳記紀錄片。

娃雷斯卡基爾特的龐克式形象(當時該概念尚未具體成形)隨著電視的播送對當時的年輕人深具影響力,後世許多龐克歌手都將之視為榜樣。甚至當她在1978年過世時,有不少年輕龐克都寫信向她致意。雖然很難說沒有基爾特的存在就不會有龐克運動的興起,但至少許多信仰龐克的年輕人都在她身上看到了「龐克的原型」────其帶有著粗獷、怪誕的活力,挑戰社會體制的精神,以及充滿戰鬥力的生活觀。

娃雷斯卡基爾特的知名度在2010年起隨著有關她的主題藝術展問世,而再次獲得探討。即便就現在的眼光來看,她的演出依然難以明確定義。可以確定的是,如果沒有費里尼的慧眼邀約,基爾特很可能從此被埋沒於歷史洪流之中。

娃雷斯卡基爾特的演出片段

延伸閱讀


2020金馬經典影展

「費里尼100系列小典故」


「費里尼100系列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