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分類: 亞洲電影

剖析亞洲電影的文化特色與創意表現,探討各國獨特的敘事風格、角色塑造及其對國際影壇的影響與回響。

專題|朝陽科技大學傳播藝術系第20屆「黑朝畢展總評」

週末前往敦南誠品擔任朝陽科技大學學傳播藝術系畢展影片講評,兩天共十部作品看下來,幾乎部部都有獨到特色,目不暇給,成功展現了朝陽同學多元而豐沛的創作能量。以下簡述十部影片的觀後評語及雜想。

Comments closed

影評|《輝煌年代》(2016):在多元族群社會下「改編」歷史

有幸在金馬奇幻影展欣賞了馬來西亞足球電影《輝煌年代》(Ola Bola ,2016),卻有不明究裡的朋友質疑這部電影如何跟「奇幻」扯上邊。在此,請容我擴大奇幻的定義,胡謅般地解讀。

Comments closed

影評|《神廚》(2016):索然無味

本片故事講述輸了監護權官司的魯蛇爸爸吳志明(王柏傑 飾)帶著女兒遠逃,卻因為一場烏龍車禍與一幫遊手好閒的年輕人糾纏不清。途中,他意外地在老房子裡尋得了失傳百年的聖物《姜家膳本》。因此,一幫魯蛇年輕人決定依樣燒菜,齊心協力開餐廳。

Comments closed

影評|《爆漫王》(2015):視與聽的饗宴

當大場鶇原作、小畑健作畫的漫畫《爆漫王》(Bakuman ,2015)傳出真人電影化的消息時,相信熱愛原作的漫迷多半無法樂觀以待。一樣由兩人共同創作的暢銷漫畫《死亡筆記本》被改編並再延伸成了三部電影,明年又將推出續作。票房大賣、話題性十足之下,廣大的原作迷卻不見得買單,漫畫本身的質感及獨有魅力本就難以被轉化成電影,何況大場鶇對劇情資訊的細膩敘述更註定無法完整的被影像化呈現。

Comments closed

影評|《告別》(2015):對誰的告別?

這是我今年所看的第二部片名出現「告別」兩字的電影。第一部是林書宇的《百日告別》,是向另一半的告別。至於這部由內蒙古導演德格娜執導的《告別》,乍看簡介發覺是女兒與罹癌父親的告別。但看著看著,理解到這部《告別》的告別法,並非肝腸寸斷的,也不是含悲忍淚的告別,它更像是鄭雅之的《悄悄》,是靜謐的,柔和的,有時顧左右而言他的。英文片名也是傳神的,就叫「簡單的告別」(A Simple Goodbye)。

Comments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