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標籤: 費里尼

專題|《千日千夜》洛伊安德森──藝術應該永遠服膺於人文主義

在漫長的電影史上,有一些作者風格會不斷地後世導演借鑒與模仿,但也有特定某些導演的風格,是不會被複製的。例如,沒有人會去模仿洛伊安德森(Roy Andersson)。他的電影,永遠會是獨一無二的。

Comments closed

專題|「《生活的甜蜜》裡的『海怪』影射的是惡名昭彰的義大利疑案?」費里尼100系列小典故(八)

在電影《生活的甜蜜 La Dolce Vita》(1960)的片尾,飾演馬切洛的馬斯楚安尼(Marcello Mastroianni)與友人在沙灘上撈起了一隻面貌不清的「海怪」(如上圖),貌似魟魚。導演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給了這隻海怪的眼睛一個特寫,牠木然的眼神,似乎意有所指。

Comments closed

專題|「費里尼喜歡什麼、討厭什麼」費里尼100系列小典故(七)

(圖為費里尼示範《八又二分之一》中的經典鞭子戲。)

義大利影評人喬瓦尼葛拉契尼(Giovanni Grazzini)曾問過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一個非常鬆散的問題,他請費里尼悉數列出他喜歡的東西,以及他不喜歡的東西。費里尼同意了,以下內容來自《費里尼對話錄》(Fellini Comments on Films)。

Comments closed

專題|「情聖還是渣男?費里尼為何要拍歐洲第一風流才子卡薩諾瓦?」費里尼100系列專文(六)

(圖為《卡薩諾瓦》拍攝現場,圖左為唐納蘇德蘭,圖右為費里尼。)

費德里柯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在晚年曾坦承自己人生中拍過唯一失敗的作品就是《卡薩諾瓦》(Fellini’s Casanova, 1976)。之所以覺得自己拍砸了,或許是因為他壓根就沒有喜歡過卡薩諾瓦(Giacomo Casanova)這個人物。他在回憶錄中坦率地說自己是在參照卡薩諾瓦的自傳小說《我的生活往事》(Histoire de ma vie)就投入拍攝,不過他是刻意為之,因為他根本不相信卡薩諾瓦所言。

Comments closed

專題|「費里尼與安東尼奧尼與大麻」費里尼100系列小典故(五)

(圖左為安東尼奧尼,圖右為費里尼。)

作為同樣在20世紀下半葉征服國際的義大利導演,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與安東尼奧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之間是否存在瑜亮情節?

Comments closed

專題|「1954年威尼斯影展的一場傳奇互毆,費里尼與維斯康提的十年冤仇」費里尼100系列小典故(四)

(圖左為維斯康提,圖右為費里尼。)

1954年九月,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的《大路 La strada》在威尼斯影展舉行首映,但在第一場放映,全場迴響冷清至極。費里尼與本片女主角,同時也是他的太太茱麗葉塔瑪西納(Giulietta Masina)臉色鐵青地走回飯店。他原先或許以為這部作品是得獎無望了。

Comments closed

專題|「費里尼與米老鼠」費里尼100系列小典故(三)

1956年三月,茱麗葉塔瑪西納(Giulietta Masina)打了一通越洋電話給丈夫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她說《大路 La strada》(1954)獲得了奧斯卡獎。一向厭倦長途旅行的費里尼不情願地搭上飛機,在旅途中,他認識了一個熱愛米老鼠的孩子。

Comments closed

專題|「電視文化狂潮下,大導演費里尼的逆襲」費里尼100系列專文(五)

(圖為《費里尼的剪貼簿》拍攝現場,置中蹲坐者為費里尼。)

在混合今與昔、現實與虛構的《費里尼的剪貼簿》(Fellini’s Intervista, 1987)之中,一場發生在電影城的經典戲碼,是一群印地安人策馬從山坡上俯衝而下,但令人「出戲」的是,他們手持的既不是弓箭,亦非獵槍,而是電視的天線。這已經不是費德里柯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第一次揶揄電視的存在。

Comments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