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則如下,即我在2022年觀賞電影(首映年份限19至22年)皆納入考量範圍(去年總觀影片數不含重看為1354部)。「2022年度十大外語片」片單僅代表個人喜好,也附上每部片的簡短評論供舊雨新知參考。
無影無蹤:2022年度十大外語片
(10)《德黑蘭雙面疑雲 Subtraction》(2022)伊朗🇮🇷法國🇫🇷
導演:馬尼哈奇奇 Mani Haghighi
一個妻子發現老公疑有外遇,最後卻發現老公有不在場證明,經追究才發現原來那個人跟老公長得完全一模一樣,更驚人的是,那個人的太太也跟她自己長得完全一模一樣。兩對個性與社會階級迥異的「雙胞胎夫妻」就這樣陷入相愛相殺,這可不是伊朗版《想見你》,反而更接近《寄生上流》的企圖。高度考驗演技之餘,也要在敘事上觀者不至於混淆,導演在調度上高度成熟,是令人著迷的奇情故事,有如奇幻路線的阿斯哈法哈蒂(Asghar Farhadi)電影。
(9)《就在今夜 The Passengers of the Night》(2022)法國🇫🇷
導演:米夏埃爾艾斯 Mikhaël Hers
故事以1981年的法國為背景,主人翁是一個遭遇婚變的母親和他那迷戀上無家少女的兒子。同時講述中年婦女與青少年的故事,要怎樣讓敘事不要失重?導演米夏埃爾艾斯知道很難兩全其美,於是索性專心醞釀城市、時代的氣味,在攝影、燈光、配樂等細節著手,卻不令人感覺到刻意。與其說是看了一個故事,不如說是讓觀者真的走進了導演所刻意打造的回憶與夢境,真正用心地感觸角色所感觸,令人陶醉萬分。
(8)《火紅大箭男 Red Rocket》(2021)美國🇺🇸
導演:西恩貝克 Sean Baker
一個自我感覺超良好的A片男優落魄歸鄉,吹噓自己曾多年獲得「最佳被口交AV男優」大獎,在鄰居看來是個笑話,但在甜甜圈店小妹面前,他倒是能短暫獲得一絲尊嚴感,更重要的是,他希望能帶著她回到洛杉磯入行,重振雄風。擔綱主演的賽門雷克斯(Simon Rex)成功地詮釋出了一個「討人喜歡的混蛋」,明明只能出一張嘴,卻讓人忍不住想聽聽他能說些什麼,即便知道那根本都是一派胡言也無妨。觀賞本片的樂趣在於,觀者必須不斷地對角色的選擇做出道德評斷。
有歐美影評人認為導演的觀點游移不定,我倒覺得這是導演西恩貝克的高明之處,他就像是在告訴我們:我都已經讓你知道這個人有多爛了,你卻還能同情他,這不就足以說明了這個時代的人心所向?搭配川普(Donald Trump)崛起的新聞畫面,其實導演要表述的觀點已經再清楚不過。
(7)《她和她們的電影課 Cinema Sabaya》(2021)以色列🇮🇱
導演:奧里特福克斯羅登 Orit Fouks Rotem
不同族裔、母語相異的女性們在一堂紀錄片工作坊齊聚,在每一次上課提供自己的拍攝素材供老師與同學討論,看似只是生活中的一個片段,卻足以彰顯出每個人物的生活處境、生命觀乃至政治觀。不過導演不只是在告訴大家讓素人拍攝紀錄片多有意義,反而是藉由老師的一個疑似違反倫理的行為來帶出無限的思考。紀錄片當中誠實的自我揭露既可能有療癒人心之效,也可能將自己置於險境。除了對紀錄片倫理的探索,也剝開了種族、語言等先天賦予的外衣,直視所有人作為女性所共同面對的社會枷鎖。
(6)《我就愛電影 I Like Movies》(2022)加拿大🇨🇦
導演:錢德勒樂瓦克 Chandler Levack
自命清高的高中生冀望離開加拿大小鎮去美國攻讀導演系,但在此之前得先去錄影帶店存錢工作,從中得要去面對自己最大的人生課題,雖然看了無數電影、以成為導演為目標,但他卻始終對人不感興趣,甚至屢屢刺傷身邊在乎他的人。有點像是《男孩我最壞 Superbad》(2007)這類YA電影的新世代詮釋,導演錢德勒.樂瓦克賦予了作品一層率真的女性觀點,既向自己所愛的電影致敬,也由衷擁抱自己最愛的「人」與「生活」。
(5)《壞壞壞天使 Heavens Above》(2021)塞爾維亞🇷🇸德國🇩🇪北馬其頓🇲🇰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蒙特內哥羅🇲🇪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
導演:塞登德拉戈耶維奇 Srdjan Dragojevic
老好人頭上出現光環,為了消除它,只好讓自己變成壞蛋。多年後,一個畫家創造出一幅幅可以真正餵飽人的畫作⋯⋯。作品非常跳躍,看似像是一堆奇怪構想的胡亂拼貼,但其實作品正是反映了南斯拉夫解體之後,過渡到資本主義社會所造成的價值觀巨變。起初看似是小品,後續格局不斷擴充,已經成為堪比《地下社會 Underground》(1995)的史詩氣魄,對宗教的偽善、專制當權者與普遍的腐敗現狀作出了深刻的諷刺。
(4)《春心萌動的老屋緣廊BL Metamorphosis》(2022)日本🇯🇵
導演:狩山俊輔 Shunsuke Kariyama
默默喜歡BL漫畫的高中生遇上了剛剛發現新大陸的阿嬤,兩人因為男色成為至交,進而成為彼此依靠。孤獨且敏感的青少年時期正如片中所呈現,受限同儕壓力,大多數人常常羞於展現真正的自我,只好將自己偽裝成「跟大家一樣的人」。每個人在觀賞這部電影的時候,大概都能想起自己第一次遇到同好的心情,發現原來一個東西不是只有你喜歡,終於能夠有個暢所欲言的伴。雖然故事是以BL漫畫為題,但觀者可以代換進去任何你喜歡的事物。是一部令人又笑又哭的好作品,蘆田愛菜與宮本信子都是一時之選。
(3)《巴黎夢想家 Lost Illusions》(2021)法國🇫🇷比利時🇧🇪
導演:札維耶賈諾利 Xavier Giannoli
底層詩人前往巴黎追夢,卻因情場失利而受挫,為了能在此地安生,她轉而搖筆桿寫下辛辣文字來謀生,結果一舉成名。導演札維耶.賈諾利將巴爾札克(Honoré de Balzac)創作的文本影像化,重現了19世紀巴黎的聲色犬馬。不過其實就本質上是一個頗為老套的故事,不就是一個人從成名到墮落的過程?偏偏故事在講述的既是新聞媒體,也是評論界生態,你才知道原來百年前的新聞業、書壇、劇場生態也存在與當代相近的公關輿論操作、業配等等,方知掌握風向者自古以來都為了利益而犧牲節操,這才知道導演有帶有著借古諷今的企圖。完全是一個史詩級的視聽饗宴。
(2)《瓷面獸心 Bestia》(2021)智利🇨🇱
導演:烏果柯法魯比亞斯 Hugo Covarrubias
一個不苟言笑的中年婦女每天過著極為規律的生活,殊不知她的秘密工作乃是效力智利軍政府,也是秘密警察之中最喪心病狂的成員。耐人尋味的陶瓷人物讓角色顯得僵化、不近人情,在形式上已經顯得過人。一閃即過的噩夢戲與穿越屋內的巨大子彈,都是費解而迷人的象徵性敘述,暗示了主人翁的惡行(以狗虐待政治犯),而子彈既是她腦部中彈的意象示意,也像是在隱喻闖入歷史洪流之中的攝影機或創作者的筆,它必須深鑿其中,見證一切不公義,令世人永遠都必須記住這些時代的創痛。
整體的敘事與視覺風格都有著超現實的質地,是導演對觀眾發起的挑戰,充滿著待解的謎題。片長僅短短15分鐘、無對白或解釋字卡,的確不可能全面性的敘述這個基於真人真事改編的故事,但一部好作品往往會激起我們事後深度去了解它的衝動,對我來說這部片正有如此魅力。
(1)《非洲之鏡 African Mirror》(2019)瑞士🇨🇭
導演:米莎赫丁格 Mischa Hedinger
本片剪輯了瑞士導演、攝影師勒內加迪(René Gardi)在1950年代以來在非洲喀麥隆拍攝的素材與錄音檔,在當時看來只是一個單純的采風紀實,但對於現代觀眾而言,這卻是一個絕佳的機會讓我們看見早期的歐洲知識分子如何以居高臨下的角度看待非洲文化,即所謂的殖民者凝視。
當然就現在來看是完全的政治不正確,例如加迪曾忍不住感慨:
「有時候我總盼望瑞士在非洲能有塊殖民地。」
還一度為了讓自己的作品顯得更有非洲風情而要求當地人擺拍。這些行為看來可憎,但以他當時的角色來看,他已經算是相當悲天憫人的學者了。不過赫丁格也在文中揭露了加迪曾在瑞士性侵多位學生的秘辛,雖然並無證據指出他在喀麥隆也有類似犯行,但已經令觀者不寒而栗。
導演一路疏理了他的思想流變,以及他去柏林影展展示新片的經歷,一直到他生涯晚年所面臨的質疑。加迪生前面臨了外界對他的批判,其言論的矛盾之處遭到公審,堅定不移的價值觀遭到時代的否定,感受可想而知。本片乍看是一個過時的紀錄,看似應當被歷史給埋沒,但是在導演米莎赫丁格的重塑之後,有了嶄新的生命力,是一個重量級的文化反思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