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影評|《售命》(2022):邏輯不通

由鄧仲謀執導的《售命》(2022)有著堪稱頂尖的技術團隊奧援,無論在特效化妝、動作設計與美術等部門的表現,都做出理想質感。不過故事本身的前提如果不成立,讓觀眾入不了戲,一切努力都是枉然。

保險公司職員阿良一心求死,卻被三島由紀夫的小說《性命出售》啟發,決定將自己的性命出售,結果反而引來各方人馬都向他「索命」,其中女總裁沈晶更打算將他當作白老鼠,進行科學實驗。

例如就常理而言,如果這個組織真如電影描述般神秘(明顯並非是公家機關),實驗又是如此昂貴,為求能夠控制住受試者,肯定會挑選那種無人聞問的無業遊民,甚至採取綁架手段來進行。怎會上網找一個來歷不明的受試者?而且堂堂總裁為了說服她,居然不惜親自獻身?

如果可以加一場戲,指出阿良的身體有什麼獨特之處,使得實驗非他不可,那後續發展倒還有點可能性,不過編導顯然嚴重低估了觀眾邏輯推斷的能力。一直到退役棒球巨星請阿良引開警察的段落也令人困惑,因為他的行動最終也只引開了一小部分的警察,要是警隊隊長也跟著上陽台,該布陣豈不是全不成立?

最令人茫然的莫過於幫派包廂大戲,阿良鄰居瑜真竟剛好在此任職,為免是太不合情理的巧合。而最終警察包圍現場,負傷的瑜真理應可以搭警務車去醫院治療,導演卻給了觀眾一個他抱著瑜真在街頭狂奔的場面,毫不解釋當事人阿良如何逃脫警察訊問隻身離開,明顯是為了追求浪漫情境而刻意創造出的場面,卻忽略了情節邏輯的連貫性。而他下一場戲又是如何被抓回去的,也直接遭到省略。

斷裂而殘缺的敘事,或許可以想像是編導可能基於篇幅考量,做了一定程度的刪減。不過很遺憾的是,這部片的魅力應當擺在這些陰謀與角力,不僅角色彼此鬥智,也是與觀眾鬥智,但一旦觀眾發覺劇情邏輯被弱化,自然不太可能進入情境之中。此外,上述斷裂或可解釋成情節的刪減,卻無法解釋為什麼一個小小保險公司職員可以有如此頑強的打鬥技巧。如果要以「奇幻」與「喜劇」來開脫,本片實在也沒有做到足以能讓觀眾忽視邏輯的程度。

當然,黑色喜劇的嘗試實屬難得,《售命》證明了台灣確實能做出理想的影像質感,演員也可以有不俗展現,但最後就還是差在最核心的劇本,而偏偏這不就是最重要的嗎?如果觀眾從一開始就不能相信這個預設是成立的,又要怎麼說服大家看完整部電影呢?

《售命》電影預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