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影評|《學習的理由》(2014,2016):輪迴

筆者前陣子接觸了一位社會賢達,談論到台灣的兒童教育,他忿忿不平地說道:「台灣最爛的政府部會就是教育部。」再深談,他又說:「軍人虐狗,全國人民都拿國防部開刀,但大家有沒有想過,會有人不去尊重生命,『教育』才是問題的根源?其實是我們的教育出了問題。」

究竟我們國家的「教育」出了什麼問題?筆者由於這陣子參與了新竹兒童影展的策劃及籌辦,因緣際會接觸到了從事體制外教育推廣的前輩,因此對台灣整體的教育議題一直特別掛心。恰好,觀賞了由楊逸帆執導的紀錄片《學習的理由》(2014, 2016),終為我數月以來的思索畫上了一個句號。進入下一段。

2009年,年僅14歲的楊逸帆對教育體制產生懷疑,隨之投身了紀錄片的拍攝,紀錄其他身處在體制外國中就學的友人準備基測(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的過程。《學習的理由》的原片名就是「不想考基測」。待如今電影將屆映演,基測早已走入歷史,片名便改為「學習的理由」。

電影的主要被攝者,分別是自小就有組裝零件才華的立安,熱衷表演的雨萱,喜歡跳舞的沛玲和具有音樂天份的興豪。再細分,立安和雨萱是屬於擅長考試組,沛玲和興豪則正好相反。但四人共同的命運就是,他們都不喜歡考試,但卻沒得選擇,只能順服這個體制,以考上心目中理想的高中為目標。

年紀尚輕的導演楊逸帆,在鏡頭的使用上固然稚嫩,但他對這部影片所欲傳達的訊息,卻明確至極,從選材上即可窺知。事實上,他拍攝影片的數年間,台灣教育體制變革年年有風波,例如2011年北北基自辦基測,便引發不少爭議聲浪。但楊導演選擇在片中完全不放上任何相關新聞資料片,亦不口語引述這段期間台灣教育的變革,看似選材不全面,其實更是隱語批判了這些制度的變遷,本質上仍無法改變學生的命運,以及「唯有讀書高」的社會價值。

《學習的理由》(2014,2016)電影劇照
《學習的理由》(2014, 2016)電影劇照

即便基測在2013年走入歷史,十二年國民教育正式獲得施行,明星高中卻仍未被消除,難度更高的獨招「叢生」,取基測而代之的則是國中教育會考。補習班依舊林立,學生的壓力甚至不減反增。光是以上種種光怪陸離事,又可以成為一部新的紀錄片主題。但楊導演依然不走旁枝,堅走主幹。

再,全片以訪問學生為主軸,學生家長和老師偶有些訪談片段,但相對明顯較少。一部探討「我們為何學習」的影片,楊導演揚棄藉此訪問教育專家、學者的可能性,全將影片聚焦在學生上頭,雖是一手險棋,卻是致勝關鍵。當你看到片中人對自己未來的徬徨和盲從,展現第一線受教者最直觀的心理感受,再多台灣教育制度為何如此設計的辯護和脈絡性探討,似乎都不再有意義,若硬要置入,也可能有打亂了本片調性的風險。

在本片中諸多訪談片段中,不擅讀書的沛玲的反應大概最具代表性。被問到為何讀書,其回答是「為了考試」。那麼為何考試,「因為要考到好高中」,為什麼要考到好高中,「為了準備考到好大學」。如此這般的推演,到了最後就是為了有一份學歷,成為自己找工作的籌碼云云。若再追問下去,就成了存在主義的哲學課題了。

觀影途中,全場觀者被沛玲不假修飾的回覆給逗得哈哈大笑,反之,換作我們在座的這群大人們來回答,能有更高明的答覆嗎?最終的導向,依然是為了「生存」。然而,如果學習的理由是為了讓人生存,那又為什麼要求全部國中生、高中生去學習出社會多半不會用到的高階數學呢?若為求生存,掌握基本加減乘除能力,甚至備一台計算機不就足夠?

到了影片下半場,導演楊逸帆甚至決定身體力行,親自下苦海準備基測,以證明自己不是因為成績差,而決定拍攝此片。此舉令人聯想到連續吃了30天麥當勞的以證明麥當勞導致肥胖的摩根.史柏路克(Morgan Spurlock),他將紀錄過程拍成了《麥胖報告》(Super Size Me ,2004)。

在《麥胖報告》裡,我們能透過具體量化的身體檢查來知道受試者的身體變化,但顯然光看成績的變化來看楊逸帆的這番社會實驗,顯然是不具意義的。誠如片中老師所言,考了高分,證明自己可以打敗所有讀書人,又如何?只是嘩眾取寵,充其量只是證明了自己「中二」。

但也正是因為老師對楊逸帆的尖銳批判,為這場實驗下了個最好的註解。為求好成績而埋頭苦讀,斤斤計較自己是錯兩題還是三題的楊逸帆,反而成了他所欲批判者的樣貌。對於成績差的學生而言,考試如同苦藥,避之唯恐不及,但人人勸道「良藥苦口」,只能勉強吞下;對於楊逸帆,考試卻如同毒品,明明自視為反毒健將,卻又不由自主地迷失在獲得高分之下的成就感,越考越上癮,唯「分」是圖。

片中最有趣的一場戲,便是考了一百分的楊逸帆,反而成了同學譏笑的對象,堪稱本片最具有諷刺感的一刻,妙趣橫生。

《學習的理由》(2014,2016)電影劇照
《學習的理由》(2014,2016)電影劇照

初次執導演筒的楊逸帆,仍明顯看得出導演技巧的生澀,許多片段若能割捨微調,也能讓影片的節奏更順暢。如故事主人翁考完試,欲進入到新篇章時,導演選擇切回來關注興豪的現況,不直接揭示自己將要投入基測考試的新主題等等,此處觀賞下來,尤感不順。但若願意忽略本片的技術缺憾,你可以看到一個創作者是如此真誠地闡述其理念,並以最溫和的語氣吐露出他對台灣教育的深切期盼。

關於教育議題,兩岸三地的紀錄片工作者多有關注。甫以《大同》(2015)蟬聯兩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得主的周浩,其早期的作品《高三》(2005),便是將鏡頭對準一群準備高考的福建省高中畢業班。他並無直言批判,像是牆頭上的蒼蠅般紀錄著中國考生痛不欲生的讀書過程。本片卻被許多曾經參加過高考的大陸人當作情懷片來看,被歐美人當作恐怖片來看,截然相反的迴響似也成了這部創作的一部分。

至於香港,曾以《音樂人生》(2009)榮獲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張經緯導演,則以新作《少年滋味》(2016)將主題對準香港九位各個年齡層的學子,讓他們道出自己的成長心聲。兩代的價值觀衝突貫穿訪談之中,展露了香港新生代心態的轉變。他們對自己將來究竟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多半猶疑不定,甚至帶了點無力感。

《學習的理由》與上述兩片有互通聲氣處,堪作為台灣教育議題紀錄片的代表作之一。導演於映前提及,本片兩年來在海外參展獲獎無數,卻在台灣沒有激起任何迴響,無法實現他盼以本片改善台灣教育環境的理念。因此,他特別尋求讓電影進行商業映演,讓國人能夠直接看見這部作品,進而期待社會集體反思,激起討論,促使改變。

我深切盼望《學習的理由》能在上映之後成為一部現象級的紀錄片,能激起普羅大眾對此議題深入探討,尤其希望總統蔡英文能夠親自進戲院觀賞此片,鑑識台灣教育的沉疴所在。誠如開頭引述所述,要改變一切,總得要從教育開始著手。基測雖已走入歷史,許多看似標榜「適性入學」和「快樂學習」的口號不斷被高喊,但看看本片片末,兩個受訪的小學生被問到為何而學習,聽罷他們的回答,你會先大笑,再來是長嘆。

本片不會告訴你學習的理由,因為每個人心中各有答案,只是你的答案,是否禁得起檢視?是否是牢不可破的?只要台灣教育維持現狀,本片思索的課題將永不嫌過時。

《學習的理由》(2014, 2016)電影預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