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巴比倫 Babylon》(2022)絕對是今年最值得去大銀幕體驗的電影之一。
Comments closed分類: 影視評論
透過筆者獨特視角及影視評論,深入剖析影視作品,評價劇情、演技及導演手法,提供獨到見解,提升觀眾的欣賞層次。
人腦記憶體有限,但我相信自己永遠不會忘記自己看過《窒友梅根 M3GAN》(2022),真的太魔性了,完全符合這個迷因時代。
Comments closed把片名誤看成《畫眉神探》,所以我一直在等畫眉相關的劇情,看完才恍然大悟,原來是《晝盲神探 The Night Owl》(2022)⋯⋯
Comments closed我想一部成功的恐怖片就是會讓你真的與主角享有共感,真的體悟到他的恐懼。《微笑 Smile》(2022)很成功做到了這一點。導演的確不免俗地使用了不少「突發驚嚇」(Jump scare)的手法,但厲害之處在於,突發性的嚇人橋段和帶給觀眾的詭異恐怖感,其實在劇中達成了平衡,讓觀眾幾乎在觀影全程難以真正放鬆,甚至產生精神耗弱感。
Comments closed在外媒《紐約時報》的專訪之中,《七五計劃 Plan 75》(2022)的導演早川千惠數度強調安樂死沒有對錯,她說:
Comments closed「我認為你希望生命如何終結以及希望怎麼死去是一個非常個人的決定,我不認為這是非黑即白的事情。」
電影《末日救世主》劇情描述一群少年從小在離島接受秘密訓練,被灌輸了諾斯特拉達姆斯(Nostradamus)的預言,認為世界將在1999年面臨末日威脅,只有他們才能解救人類。
Comments closed電影《孤兒怨 Orphan》(2009)在我心目中可以跟《靈異第六感 The Sixth Sense》(1999)列在同一欄,一切的重點就在結局所揭示的爆點。
Comments closed「坎城影展本應是電影的聖殿,是最受尊敬的導演的作品揭開面紗的地方。但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一些完全不正常的東西溜進來。」
《紐約時報》記者──凱爾布坎南(Kyle Buchanan)
他所指的是加拿大電影《席琳狄翁外傳:愛的力量 Aline》(2020),這絕對是一部可以用「瘋狂」來形容的電影。作品本身看起來像是一般通俗的勵志傳記片,但片方的選角決定卻讓這部片增添了足以使之成為傳奇的可能性。
Comments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