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分類: 亞洲電影

剖析亞洲電影的文化特色與創意表現,探討各國獨特的敘事風格、角色塑造及其對國際影壇的影響與回響。

影評|《照片沒說的秘密》(2016):吳哥窟與赤柬之外

在紀錄片《照片沒說的秘密》(Hidden Photos ,2016)中,年輕的柬埔寨攝影師金哈(Kim Hak)說道:「外界對柬埔寨的不外乎只有兩個印象,一是吳哥窟,二是紅色高棉。」而他的工作,正是要透過手上的攝影機,重新建構世人對柬埔寨的印象。

Comments closed

影評|《現代啟示錄之子》(2015):柯波拉與非洲皇帝

1976年三月,美國名導法蘭西斯福特柯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浩浩蕩蕩率隊來到菲律賓,著手進行五個月的拍攝。最後的成品就是日後被譽為經典的《現代啟示錄》(Apocalypse Now ,1979)。

Comments closed

影評|《獨自在夜晚的海邊》(2017):戲裡戲外

當金珉禧以《獨自在夜晚的海邊》(On The Beach at Night Alone ,2017)榮獲柏林影后殊榮,台下掌聲不斷,韓國國內卻是一遍罵聲。一項榮譽可招來截然相反的評價,端看觀者是單看電影本身的成就抑或演員個人的私生活。

Comments closed

影評|《愚行錄》(2017):當階級流動停滯之後

前陣子,看到資深出版人顏擇雅老師發文呼籲家長應該讓孩子們閱讀林奕含的《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立刻引起正反議論。還沒看過書,暫且不表,但也確實明白顏老師的用意何在。恰好,近日看完《愚行錄》(2017),深受撼動,筆者實在不得不做出同樣的籲求──帶你的孩子去看吧。

Comments closed

影評|《貝多芬的謊言》(2016):媒體亂象源自人性

2014年2月,有日本貝多芬之稱的作曲家佐村河內守在數日之間名聲全毀。之所以此人能與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齊名,與其曲風無關,而是兩人同樣面臨雙耳失聰,卻依然創作不輟。作為殘而不廢的模範人士,佐村河內守享盡一切尊榮與禮遇,直到他的作品被踢爆疑由他人捉刀,而失聰更可能全是謊言。

Comments closed

影評|《TMD天堂》(2017):廖慧珍的本色

就是那個神態,就是對了!一個臉部表情扔過來,是對非我族類的敵視,是恐懼,也是欠缺自信的下意識防衛。由練建宏執導的《TMD天堂》(2017),讓我們看見了卸下妝點(造型與表演皆然)的廖慧珍,她的一顰一笑,自行構築了全劇闕如的角色背景。

Comments closed

影評|《越愛越墮落》(2016):非女人與女人

由金泰泳執導的《越愛越墮落》(2016)在試片之時,令許多見過大風大浪的影評人都嚇得花容失色,驚叫連連。本片沒有《屍速列車》(2016)那般的特效奇景,但對於兩性的創意論述與絕佳的通俗劇張力拿捏,卻帶給觀者同樣驚駭的震撼感受。

Comments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