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影評| 《為副不仁》(2018):在揮竿弄餌間,「權」全在錢尼的拳裡

在電影《為副不仁》(Vice, 2018)的試片會進場之前,與一位資深影評人在門口聊這部片。我說這部電影在美國口碑似乎很兩極。她回說:「就像韓國瑜啊!」這麼比喻很精準,因為這部電影擺明就是左翼自由派導演亞當麥凱(Adam McKay)拍出來「黑」共和黨的電影。喜歡與不喜歡,已不全然是電影的問題,而是意識形態的問題,評價兩極是必然。

《為副不仁》(Vice, 2018)電影預告

雖然這回背景談到了九一一事件與伊戰,但他筆下的主人翁卻不是小布希(George W. Bush),而是他那謎樣的副手迪克錢尼(Dick Cheney)。小布希傳早已被拍過了,名導奧利佛史東(Oliver Stone)在小布希卸任前一年便推出了《喬治.布希之叱吒風雲》(W., 2008)。搶第一個評價領導人的功過實在是難以抗拒的誘惑,對政治題材特為關注的史東身先士卒。

美國總統的功過論定是尤其不容易,好比1920年代一時深受愛戴的美國總統哈定(Warren G. Harding)的案例。當時病逝於任期之中的他,獲得了高規格國葬對待。但隨後幾年,世人發現哈定政府根本是醜聞淵藪,連三K黨都跟他扯上關係。當時對他歌功頌德的人簡直成了笑柄。

最終,史東的這部電影評價平平,在獎季也沒有表現。但別忘了傳記電影的特色之一,便是觀眾對史實人物的好惡會直接影響他們對電影的觀感,評價不無可能再隨著時代而變動。過去例子往往是人黑了,電影跟著黑,好比《以愛之名:翁山蘇姬》(The Lady, 2011)就是如此。

《為副不仁》(Vice, 2018)電影劇照
《為副不仁》(Vice, 2018)電影劇照

在《喬治.布希之叱吒風雲》之中,發動伊戰的小布希並未被描繪成惡魔,而像是一個被擺放在錯誤位子上的悲劇角色。與《為副不仁》的描寫一樣,麥凱與史東都同意,小布希是因為活在同是美國總統的父親老布希(George H. W. Bush)陰影底下的孩子。他急欲想要爭取父親認同,甚至超越他的成就。

但史東認為小布希也有富有決斷力的時刻,在劇中安排了他與副總統錢尼的爭鋒相對。但麥凱顯然不以為然,在《為副不仁》之中,由山姆洛克威爾(Sam Rockwell)飾演的小布希儼然就是一個來自權貴家庭的草包,輕易就能哄騙上當,看起來甚至智商不高。

一生必須以尼克森(Richard Nixon)、季辛吉(Henry Kissinger)、倫斯斐(Donald Rumsfeld)等權謀人物共處一池的錢尼,在與小布希這樣的人會談後,都不免懷疑眼前到底是什麼詭局,無法立刻同意小布希邀他擔任競選夥伴的邀約。

劇中,錢尼說,他不知道小布希到底在想什麼(後來,他發現自己根本多想了)。

身兼編導的亞當麥凱一直在片中穿插釣竿、魚餌與魚的片段,這些是他精心構築的隱喻。錢尼從來都是揮舞釣竿的人,魚餌就是他的權術。魚可以是民,但在這裡,魚可以是小布希,抑或是整個白宮(權力中心)。

錢尼最終假裝勉強同意了,隨後試著在單一行政權理論(Unitary Executive Theory)的框架下設法(或說「弄法」)增權、鞏固己身權力,連九一一事件發生當下的決策,也是他冒總統之名行使。世人以為小布希是掌握大權之人,殊不知權全在錢尼的拳裡。

本片的中文片名「為副不仁」是近年來台灣出現最精彩的電影命名,因為英文片名的Vice本身就有「副手」與「邪惡」之意。飾演錢尼的克里斯汀貝爾(Christian Bale)再次展現了自己的「能屈能伸」,為戲增肥20公斤,壓低嗓子,揚起嘴角,邪氣外露,成就了去年全年最出色的表演(化妝部門的貢獻厥功至偉),提名奧斯卡是實至名歸。

只可惜在金球獎領獎時一句:「謝謝撒旦啟發我去詮釋這個角色。(Thank you to Satan for giving me inspiration for playing this role)」還是太沉不住氣。在亞當麥凱眼中,迪克錢尼倒不是一無可取,作為鐵桿保守派,他無條件力挺同志女兒瑪麗錢尼(Mary Cheney),反而在旁顧著算計丈夫仕途的琳妮錢尼(Lynne Cheney)其實才更令人生懼。

《為副不仁》(Vice, 2018)電影劇照
《為副不仁》(Vice, 2018)電影劇照

曾以甜姐兒形象走紅的艾美亞當斯(Amy Adams)將錢尼夫人的角色演得太活了,其典型保守派居家、親和婦女魅力之下,是不擇手段的野心家。可說人外有人,如果說錢尼是小布希背後的實際掌權者,那錢尼夫人便是錢尼得以問鼎高位的發電機。

茫然不得志的錢尼因為太太一席訓話而奮發。等到高升白宮幕僚長之時,錢尼原先想要配合女兒的童言童語來解釋幕僚長的意思,卻見夫人訓斥:「不說清楚只會把她們變成蠢女人」。如此周到彰顯角色個性、平易而犀利的妙語,是亞當麥凱的必殺技。

延續了《大賣空》(The Big Short, 2015)眼花撩亂的蒙太奇術,亞當麥凱繼續緊抓著觀眾的目光,以最輕巧的方式來解釋最艱澀的事。其善於玩電影語言的好戲不少,例如一場小布希的抖腳與伊拉克百姓的抖腳,表達了同樣的生理反應的兩個極端面向,既可能是輕浮隨便,也可能是焦躁不安。有人會說《大賣空》和《為副不仁》依然太複雜,但這絕對已經是所有拍法當中最「親民」的拍法。

《為副不仁》(Vice, 2018)電影劇照。克里斯汀貝爾(右)、艾美亞當斯(左)
《為副不仁》(Vice, 2018)電影劇照
克里斯汀貝爾(右)、艾美亞當斯(左)

劇初一場戲,當年仍是助理的錢尼在白宮與史提夫卡爾(Steve Carell)飾演的長官倫斯斐討論國事。他一句「我們到底相信什麼?」讓倫斯斐大笑不止,錢尼從此不再天真。

在亞當麥凱眼中,美國政治家不再有信念,也不以沒有信念感到羞恥。出生於1968年(美國民權運動高峰之時)的他,接了奧立佛史東的棒,執起導演筒檢視、揭發、嘲諷美國政壇的亂象與怪誕,並且成績斐然。

本文同時刊載於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