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真相急先鋒》的英文片名是“Truth”,即真相,乍看可能是關於任何題材的電影。台灣將之譯為「真相急先鋒」,直指該片講述的是「追求真相的先鋒」,使人不難聯想到新聞工作者。不過,即便英語和國語的片名都端出了「真相」兩字,本片的觀點是否即為真相?我不置可否。
故事講述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的《60分鐘 60 Minutes》在2004年所引發的新聞風波。節目製作人瑪莉梅普斯(Mary Mapes)在選戰前夕收到了時任總統小布希(George W. Bush)可能倚靠特權進入涼缺,甚至未確實完整服役的驚人內幕。一旦證實,很可能扭轉選情,使其連任路受挫。
瑪莉梅普斯迅速地開始招兵買馬,全心投入事件調查,也取得了關鍵的備忘錄影本佐證。但在揭發真相的節目播映後,備忘錄卻被指稱為偽造,鋪天蓋地的質疑聲浪吞噬了權威主播丹拉瑟(Dan Rather),製作人瑪莉自身亦官銜不保,面臨內部調查。
此事距今不久,新聞界人士大概都熟知來龍去脈。不過,本片以此案為主題,並定名「真相」,顯然有些許翻案的意味,似乎打算告訴大眾:這才是真相。
電影落幕,黑底白字清楚寫著:
「本片改編自瑪莉梅普斯的回憶錄《真相與職責:新聞界、總統與強者的特權》(Truth And Duty: The Press, The President, And The Privilege Of Power)」
再清楚不過,這邊所指的「真相」,其實不是編劇爬梳史實和各方說法得到的結論,終究還是案中人瑪莉梅普斯所認定的真相。
由編劇轉任導演的詹姆斯范德比爾特(James Vanderbilt)搶先拍出了第一部關於此案的電影,也等於奪下第一個針對此事的詮釋權。但,他說是真,難道就是真嗎?
《真相急先鋒》片中所爭議的最大議題,飾演瑪莉的女主角凱特布蘭琪(Cate Blanchett)其實多次在劇中直言道出,她喊冤道:
「怎麼都沒人關心事情的真相,而總是圍繞在備忘錄是否為真呢?」
事實證明,備忘錄的真偽根本是無法被判斷的,偽造可能甚至更高。
關於這項討論,在片末的內部聽證會掀起高潮。瑪莉再次重申文件「有可能」為真,語氣激昂。坐在角落的一位委員忽然插聲,單刀直入地指出她若無法證實文件為真,仍不該報導。但瑪莉卻拿「深喉嚨」案來自比,證明偉大的新聞的確有可能來自無法確認的消息。兩人脣槍舌戰,是為本片最大高潮,也牽引出了一絲曖昧性。
如果電影在此戛然而止,讓觀眾自行作判斷,那麼便價值無量,餘味繞梁。無奈的是,編導卻在其後費時交代了丹拉瑟的最後一次播報及眾人的後續。甚至不忘酸一下CBS,加上字卡指出瑪莉被解職之後,她的舊有報導卻幫助公司拿下大獎一事。在我看來,如此尾聲,實有畫蛇添足之憾。
作為一部以「真相」為題目的電影,《真相急先鋒》立場明顯,編導的敘事亦有所偏頗,無助於讓觀眾釐清事實,明顯有刻意「洗白」瑪莉梅普斯的用意。也難怪在片中被醜化的CBS會對該片如此嗤之以鼻了。
跳脫出針對電影的討論。筆者自身畢業於傳播學系,對新聞媒體自有一套價值判斷。像瑪莉這種「只要能揭露真相,證物真偽並不重要」也不是我所能全盤接受的觀念。
為了達成目的而不求證,一旦被抓到露餡處,事情的真相也不會有人在乎,反而會害得自己被吞噬。《真相急先鋒》其實是最有力的新聞界啓示錄。但實際上,也如瑪莉所言,確有前輩先賢採用了未經證實的證據而揭發大案,不也為「作新聞宛如一場冒險」下了個最美好的註腳?
到底要用什麼樣的態度來看待新聞,兩種辯證的交鋒在最後的聽證會上好不精彩,若能在此直接收掉,力道說多強就能多強。但編導也許為求忠實改編,也許本身亦有既定立場,便罔顧了前述的好結論,反以好萊塢的標準做法結局。但這倒也沒有一定的優劣之分,端看創作者審度自身立場後該怎麼抉擇而已。
作為專職編劇的導演處女作,詹姆斯范德比爾特仍屬可圈可點,但雙主角的敘事策略不甚成功,仍必須被指出。兩位主角瑪莉梅普斯和丹拉瑟像是雙頭馬車,雖有互動,但卻像是同床異夢。讓人感覺是出自某種致敬心理才硬將丹拉瑟扶上主角,但此人跟這個核心故事的關係卻有種若即若離的尷尬感,固然是相關人物,但忽略掉大概也影響不大。
看完回想,只記得由勞勃瑞福(Robert Redford)飾演的丹拉瑟在片中忙著說教,一句使人印象深刻的台詞也記不得。反觀,凱特布蘭琪水準依舊,造型也完全比照本尊,還將其神韻給抓住了。但問題一樣出在角色塑造,詹姆斯范德比爾特有意談她如何成為一個「真相急先鋒」,與父母的關係全都扯出來,卻又只是點到為止。
在不該節制的時候節制,在應該休止的時刻加上太多有的、沒有的。《真相急先鋒》整體而言並不差,但問鼎奧斯卡是絕對不必想。演技出色的凱特布蘭琪以整體更為出色的《因為愛你 Carol》(2015)力拚金獎影后,是明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