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部迪士尼經典動畫的真人版搬上大銀幕,只是這次翻拍自1994年同名動畫的《獅子王 The Lion King》(2019)嚴格說來不能說是「真人化」,因為全片沒有人跡。在成功打造《與森林共舞》(2016)的強法夫洛掌舵之下,相信是非常值得期待。
電影描述王子辛巴(唐納葛洛佛 飾)在叔叔刀疤(奇維托艾吉佛 飾)迫害之下被迫流亡,在好夥伴協助之下找到了王者雄心,是一段典型的英雄旅程。原作故事借鑒了莎士比亞的經典劇作《哈姆雷特》。
本片是好萊塢眾多以非洲大陸為背景的電影之一,雖然故事時空背景不詳,但仍可清楚可見白人對非洲的想像,無論是動物的型態、地形皆然、演員口音皆然。下文將介紹五部以非洲為背景的電影,有非洲電影,也有與歐美電影工作者對非洲的想像,片型橫跨劇情片與紀錄片。
《祖魯戰爭 Zulu》(1964)
- 導演:薛安非(Cy Endfield)
- 主演:史丹利貝克、米高肯恩、傑克霍金斯、烏拉亞科布松
- 產地:英國
1870年代,英國人以殖民者的姿態一步步侵蝕祖魯王國的主權。意氣風發的英國人自認能以現代兵器輕易擊潰祖魯人,卻在伊散德爾瓦納戰役中敗陣,一整個軍團慘遭擊潰。為保護家園,祖魯人持續進擊,人數僅150人的英國守軍在約翰查德中尉(史丹利貝克 飾)的領導下於羅克渡口傳教站抵禦敵軍。兩方都不知道自己見證了人類歷史上最傳奇的戰役之一。
電影自史實改編,但不同於那些試圖浪漫化殖民主義的英雄電影,導演薛.安非真正想拍的是一場「不光彩的勝仗」。饒勇善戰的祖魯人在山頭上唱戰歌的戲碼,竟是全片高潮。片方召集了七百位真正參與過祖魯戰爭的祖魯人後裔飾演,後來高居南非內政部長布特萊齊也在片中飾演他的祖父,也就是祖魯王國的國王塞奇瓦約。不過,拍攝期間正值南非施行種族隔離的年代,南非政府擔心祖魯人動念想推翻白人政府,竟設法禁止全國黑人觀賞。囿於南非政府規範,劇組甚至不能給付祖魯人合理的報酬,導演薛安非的變通辦法是將片中所有的動物全都贈送給祖魯人。

《阿敏將軍自畫像 General Idi Amin Dada: A Self Portrait》(1974)
- 導演:巴貝特施洛德(Barbet Schroeder)
- 產地:法國、瑞士
1974年,以恐怖統治著稱的烏干達獨裁者阿敏為了提升國際形象,邀請了法國導演巴貝特施羅德到訪。阿敏在片中像是演員一般,試圖美化自己的領導權威,也刻意在導演表現「表演」威風凜凜狀指揮演習的畫面。然而,在他表現出寬宏大度、談笑風生的表象之下,他卻依然正在用殘酷的手段清除政敵。在其中一場阿敏在與政府官員開會的場面,阿敏看似理性地對外交部長的施政不力表示看法,下一刻導演旁白強調這位外交部長在兩週後就陳屍在尼羅河上。
巴貝特施洛德透過這部作品毫無保留地呈現了阿敏殘暴的面向,電影完成之後,導演先提供了一個「烏干達版」給阿敏,成果令阿敏大為滿意,但其實另外加上半小時的「國際版」才真正符合導演的意志。當阿敏知道自己的形象遭到國際版大為「醜化」,憤而綁架了兩百位在烏干達國內的法國國民,一部電影竟演變成轟動國際的外交紛爭。後來導演低頭,修剪了新版,直到阿敏在1979年垮台後,才得以公映如今大家所見的完整版。

《上帝也瘋狂 The Gods Must Be Crazy》(1980)
- 導演:傑米尤伊斯(Jamie Uys)
- 主演:歷蘇、馬瑞斯威耶斯、珊卓拉普林斯露、邁克爾泰斯
- 產地:南非、波札那
奇(歷蘇 飾)與他的族人在喀拉哈里沙漠上過著規律而幸福的生活,他認為上帝已經提供給了族人所需的一切,他已經別無所求。直到某天他撿到了一罐可口可樂瓶,他驚奇地將它帶回部落,視之為上帝恩賜的寶物。族人也很快發現這個「寶物」竟能用來製作手工藝品,甚至能吹奏樂器。每一個人族人都想擁有它,甚至為此引發暴力衝突。難過的奇不解上帝為何給他如此考驗,於是帶著它去尋找上帝問個明白。
由於南非當時因為種族隔離政策而遭到國際抵制,本片改以波札那片的名義在國際間上映。作品大受歡迎,僅僅五百萬美金預算卻得到兩億美金票房佳績。除了娛樂效果,又成了活生生的社會學、民俗學的教材典範。而男主角歷蘇也因為這部片成名,雖然他只分得兩千美元的片酬。事後他還參演了《非洲和尚》(1991)、《非洲先生》(1993)及《非洲超人》(1994)等三部香港電影,在遠東的香港、台灣都有著家喻戶曉的地位。

《雨季不再來 Dry Season》(2006)
- 導演:馬哈馬特薩雷哈隆(Mahamat-Saleh Haroun)
- 主演:阿里巴凱、尤蘇夫約羅、吉比利伊巴辛、艾奇莎席珊
- 產地:查德、法國、比利時、奧地利
阿丁(阿里巴凱 飾)的爸爸過去死於內戰,在得知政府特赦了所有參與的軍閥之後,他的爺爺給了他一把手槍,要他去找殺父仇人納撒拉(尤蘇夫約羅 飾)就地正法。阿丁最終找到了對方,但原本在他眼中十惡不赦的仇敵卻已經成為一個安居樂業的麵包師傅,阿丁伺機而動,卻也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敢於扣下板機。
本片是馬哈馬特薩雷哈隆的第三部劇情長片,出生自查德的他在童年時期因戰亂離開故鄉,旅居法國三十年。由於藝文環境的匱乏,他堪稱是查德電影的開路先鋒,也在作品中放進對查德歷史的省思,具有豐富的人道主義關懷。本片平實的敘事手法獲得了國際影展褒獎,獲得威尼斯影展評審團特別獎殊榮。

《最後的蘇格蘭王 The Last King of Scotland》(2006)
- 導演:凱文麥克唐納(Kevin Macdonald)
- 主演:佛瑞斯特惠特克、詹姆斯麥艾維、凱莉華盛頓、吉蓮安德森
- 產地:英國、德國
1970年代,蘇格蘭醫師蓋瑞崗(詹姆斯麥艾維 飾)因為不想繼承父業,選擇來到了烏干達,並意外地獲得了總統阿敏的賞識。獨裁者阿敏(佛瑞斯特惠特克 飾)表示自己很能感同身受蘇格蘭被英格蘭的壓迫,於是特別喜歡蓋瑞崗。年輕的蓋瑞崗深深被阿敏的魅力吸引,完全相信他的一切話術,直到阿敏多疑、殘暴的一面漸漸顯露出來,他發現自己已經無處可逃。
本片改編自獨裁者阿敏的真實生平,包括恩德培行動的歷史事件都在片中呈現。為了真實呈現,劇組申請前往烏干達拍攝,並獲得時任總統穆塞維尼的全力支持。據說在拍攝期間,佛瑞斯特惠特克的演出讓當地人真以為是阿敏再世。其傑出的表演讓他橫掃當年美國各大影帝獎項,包括奧斯卡獎最佳男主角殊榮。

本文同步刊載於 ez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