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專題|《泰勒絲:時代巡迴演唱會》外,5部「改變觀影體驗」電影推薦

電影《泰勒絲:時代巡迴演唱會 Taylor Swift: The Eras Tour》(2023)終於在台上映,儘管這是一部「演唱會電影」,並非傳統電影,但由於適逢好萊塢勞資糾紛罷工期間,它卻以救市電影的姿態出世。本片可謂未演先轟動,一舉創下預售首日 3,700 萬票房打破了多項美國電影首日預售記錄,並於 2023 年 10 月 5 日預售達到 1 億美元,成為史上票房最高的演唱會電影。

《泰勒絲:時代巡迴演唱會 Taylor Swift: The Eras Tour》(2023)電影預告

不僅電影誕生的過程很傳奇、發行策略很獨特。更奇妙的是,戲院還做了一項創舉,他們鼓勵影迷/歌迷在影廳之中可以像是在看演唱會一樣喧鬧與歌唱,儘管這並非創舉,但對一部主流院線電影進行這番操作,卻是首見。

北美最大連鎖影城 AMC 公開鼓勵粉絲穿著主題服裝、佩戴友誼手鍊等前往觀影,甚至向觀眾發布了觀影前須知手冊。目前也確實也許多粉絲將電影放映變成 K 歌場,甚至在影廳中狂舞,所謂的「觀影禮儀」遭到了顛覆,長達百年來的觀影體驗也面臨挑戰,引發熱議。

但這並不是電影發展百年以來第一次遇到這樣子的狀況,本文將整理五部改變觀影體驗的電影,有些成功了,也有些改變面臨了慘被,但無論如何,以下每一部電影的問世都讓世人重新思考了電影院(放映空間)與電影的本質:

  • 導演:盧米埃兄弟(Lumière brother)

1889 年,有發明大王之稱的愛迪生(Thomas Edison)為活動電影放映機(Kinetoscope)申請了完整的專利,儘管他被視為法律意義上的發明者,但幕後將之完成的是愛迪生的員工威廉甘迺迪迪克森(William Kennedy Dickson)。

活動電影放映機允許人們可以從一個小窗口當中觀賞電影,這也意味著這時電影觀眾只能一人獨自欣賞眼前的電影。經過多年實驗,愛迪生在 1894 年舉辦了首次的商業放映活動,一時之間引發轟動,不僅在美國大受歡迎,也驚動大西洋彼岸,在歐洲也掀起熱潮。不過當時的愛迪生認為這並不是一個重要的發明,無意花費高額的國際專利費用,這反而也讓許多人紛紛得以不顧專利權問題投入研發與改良。

來自法國的盧米埃兄弟是眾多發明家最富野心的兩人,他們希望能解決電影只能讓一個人觀看的問題,遂將愛迪生的技術加以改造,在 1894 年年底研製成第一台電影放映機,成功將影像投影在螢幕上,創造了第一個真正具有現代意義的電影。

盧米埃兄弟於 1895 年 12 月 28 日在巴黎的咖啡館舉行了世界上第一次公共電影放映,包括被廣泛視為史上首部電影的《工廠下班》。雖然作品就現代角度來看相當平凡無奇,只是工人從工廠走出來的樣子,但其真實感依然引發迴響。據說首映之後,現場觀眾陷入了熱烈的討論,他們意識到電影不再只能是一個人透過一個小小的洞口來觀賞。眼前所見有如魔法般的大銀幕場面,可能才是電影未來。

《工廠下班 Workers Leaving the Factory》(1895)電影劇照
《工廠下班 Workers Leaving the Factory》(1895)電影劇照

  • 導演:亞伯岡斯(Abel Gance)

談到 1927 年這個年份,電影學者都會優先提到第一部全片聲畫同步的電影《爵士歌手 The Jazz Singer》(1927),該片標誌了商業性有聲電影的問世。但其實還有另一個野心勃勃的發現也在同年出現,那就是投映三聯幕的多視象(polyvision)裝置的問世。

首部採用這個裝置的電影是法國名導亞伯岡斯的《拿破崙》,為了展現戰爭的壯闊場景,他希望能讓觀眾看到更為寬廣的畫面,銀幕變成一個稱為三面寬景的超寬銀幕,其長寬比為 4:1(1.33 × 3),即便是現在的電影銀幕也不能望其項背。換言之,觀者同一時間會看見有三面大銀幕在你的眼前出現,而三面銀幕的畫面呈現的有時是不同的場面,但表達的卻是同一個時間的情節。

1927 年 4 月 7 日,本片在巴黎歌劇院盛大的首映,只是當該片在美國發行時,受限於戲院規格,三面銀幕只有中間的銀幕的畫面得以被放映,而且當時人們正在迎接有聲電影的到來,對於這部野心之作默不關心。等到這部電影在被世人重新認識時,已經是 1970 年代末期,當時亞伯岡斯已步入風燭殘年,但他的創見重新獲得世人認可,獲封電影大師稱號。

不過因為不過因為需要三台同步放映機與三面大銀幕,使得這部電影要完全依照當年規格放映幾乎是不可能的,進入 21 世紀之後,《拿破崙》的完整版放映機會依然屈指可數。儘管《拿破崙》的出現並沒有直接影響了電影史的進程,但它卻多少預示了電影院未來逐漸走向巨型寬銀幕放映的轉變,顛覆了觀眾在戲院的視覺體驗。

《拿破崙 Napoléon》(1927)電影劇照
《拿破崙 Napoléon》(1927)電影劇照

  • 導演:傑克卡迪夫(Jack Cardiff)

顧名思義,這不只是一部電影,而是一部「有味道的電影」。早在 1939 年,一名瑞士教授漢斯勞貝(Hans Laube)就在紐約世界博覽會展示了嗅覺電影的概念。直至 1950 年代,製片老麥克陶德(Mike Todd Sr.)對此系統表強烈興趣,在他過世之後,其子繼承父志,決定以這套嗅視覺系統(Smell-O-Vision system)來製作一部電影。

傑克卡迪夫執導的《神秘的氣味》成為了實驗之作,當觀眾看到特定的畫面時,戲院會散發出特定的味道,例如當酒桶滾下山砸上牆面時,觀眾可以清楚地聞到葡萄的香氣。編導甚至運用氣味成為故事重要線索,例如透過煙斗的氣味就可以辨認誰是兇手。此外,片中還有咖啡、玫瑰、火藥、鞋油、汽油、香水、香蕉、海風、木屑、桃子等多元氣味。

由於嗅視覺系統的成本很高,儘管當時平均票價只要一美元,卻要賣出一張 25 到 30 美元的票價才符合成本,這已經預示了這部片極難回本。當時各界對這部電影的期待很高,不過最後結果顯然是失敗的。有些戲院的氣味太濃,讓觀眾分心;有些戲院氣味太淡,也令觀眾難以專注看電影,而是更努力聞味道。

漢斯勞貝的女兒後來抱怨,是片方與戲院曲解了他父親的本意,漢斯勞貝原先的構想是要在每一個戲院的座位做特製的裝置發送香味。但為了節省成本,戲院選擇直接把氣味透過空調傳送,導致效果不彰。儘管嗅視覺系統的製造商在面臨惡評之後趕快進行調整,但已經無法挽救。喜劇演員亨利楊格曼(Henny Youngman)打趣道:

「我看不懂這部電影,因為我感冒鼻塞。」

後續該片又被換名改成一般電影上映,但片中的一些鏡頭卻反而令人無法理解,不明究理的觀眾很難理解為什麼電影會拍給食物這麼長的鏡頭。電影成本高達 30 萬美元,但最終只收獲 1.2 萬美元回收。然而儘管這次的實驗以失敗收場,《神秘的氣味》仍因其創新的嘗試而名留影史,一直到 21 世紀,也還有電影人持續在嘗試推出新的氣味電影,很難說這在未來不會成為一個新興趨勢。

《神秘的氣味 Scent of Mystery》(1960)電影劇照
《神秘的氣味 Scent of Mystery》(1960)電影劇照

  • 導演:克里斯多福查普曼(Christopher Chapman)

1967 年,加拿大蒙特婁世博會吸引超過五千萬人參與盛會,一部名為《立足之地》成為了矚目焦點,而它原先不過是一部介紹加拿大風土民情的展覽紀錄短片。該片的導演克里斯多福查普曼在這部作品開創了「多重動態影像技術」(Multi-dynamic image technique),成為史上首位將畫面分割的人。

《立足之地》全片沒有對白,畫面呈現的是加國安大略省的風景地貌與人文風情。這起先是安大略館的委託案,查普曼雖然打算遵循「城市交響樂(city symphony)」的概念來製作這部作品,卻不想固守傳統紀錄片形式,於是開始琢磨如何在單一畫面之中呈現更多資訊給觀眾。例如拍攝火車的時候,他也想同時讓觀眾看到火車內外不同角度的樣貌,又或者把一個畫面的不同重點劃分開來。

查普曼的構想最早是受到一部英國電影《The Door in the Wall》(1956)的啟發,該片的畫幅的形狀與大小會因為戲劇需要而調整,但最終成效不彰,而且該片並沒有做出分割畫面的嘗試。這讓查普曼躍躍欲試,不過在當時,「分割」的概念完全不被認為有任何可行性,因為這被認為可能會造成觀眾的混淆────不知該看哪裡。而查普曼本人起初也沒有足夠自信可以成功。

當時不像現在可以用電腦直接操作,查普曼必須在無法事前預覽實驗成果的情況下,在拍攝時就得精確衡量畫面的位置,再以土法煉鋼的方式刪節、拼湊,這個過程讓他一再感到挫敗。而且整個製作期長達兩年,耗資達 50 萬美金,令查普曼壓力如山大。

該作使用 70mm 膠捲拍攝,投放在 66×30 英尺的銀幕上,最多同時可以看見 15 個分割畫面。作品在 1967 年 4 月 28 日首映,共計六個月展期有兩百萬人欣賞了《立足之地》。又因為它的技術實在太新穎,後來也引進美國與歐洲進行商業放映,估計當時共有一億人欣賞過這部作品。該片更破天荒地在隔年提名兩項奧斯卡,同時提名最佳真人短片與紀錄短片獎,最終獲得前項。

不過多重動態影像技術依然影響深遠,直到 1970 年代的電視節目,這類分隔畫面的使用已經非常普遍,也偶有電影成功運用該形式,達到與內容需求的結合,例如麥可費吉斯(Mike Figgis)的《真相四面體 Time Code》(2000)。在進入 21 世紀之後,則較常能在實驗電影、錄像藝術當中看見這樣的手法。

《立足之地 A Place to Stand》(1967)電影劇照
《立足之地 A Place to Stand》(1967)電影劇照

  • 導演:漢娜麥克法森(Hannah Macpherson)

本片構想是來自於美國當紅的「閱後即焚」直播社群軟體 Snapchat,這類功能現在 Instagram 也有,使用者一次能上傳十秒鐘的影片,除了自言自語,在畫面塗鴉、寫字皆可。而整部電影的放映也比照手機形式,必須採用直式的銀幕,完全顛覆了傳統電影放映規格。

選角指導出身的導演漢娜麥克法森認為這些 Snapchat 十秒鐘影片如果有一個具體的整合,或許能發展出一部獨樹一格的劇情片,於是著手了本片的製作。

《慘病屋》的情節與《厄夜叢林 The Blair Witch Project》(1999)相似,就是一群中二年輕人為了某個古老傳說,不惜深入險境,最後自取滅亡的故事。本身就是網紅的網紅安德莉亞魯塞特(Andrea Russett)擔綱主演,她假裝即時上傳了自己的遭遇,其直播熱度也因此居高不下,據說總點閱率達到破億成績。

導演麥克法森在影片全數上傳完畢後,便著手將全部的片段再進行整理,最後剪成一部完整的電影供人欣賞。不過當時實時追蹤網紅動態的觀眾也許才是真正「第一手」的觀眾,《慘病屋》直播當下除了熱烈討論與分享轉傳之外,據導演麥克法森所說,許多網友在過程中自發性的創建了劇中人的假推特帳號,試著發布假資訊來影響其他觀影者。在整個影片發布過程中,網友的積極參與,雖不在電影故事的範疇,卻也成為整個電影創作的一部分。

儘管《慘病屋》的口碑不佳,但透過直播形式推播,又結合 Snapchat 特性與手機般的直式銀幕/螢幕格式放映,加上網友即時討論的話題熱度等等,都使得它名符其實地打造了全新的電影體驗,未來或也將在影史上留下一筆。

《慘病屋 Sickhouse》(2016)電影劇照
《慘病屋 Sickhouse》(2016)電影劇照
本文同步刊載於 ez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