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影評|《蒲公英》(1985):拉麵的隱喻

電影《蒲公英 Tampopo》(1985)應該是關於飲食文化所能做到最好、最極致的電影了。

伊丹十三繼獲獎無數的《葬禮 The Funeral》(1984)之後推出《蒲公英》,但獲獎表現乏善可陳,我試圖想跟製片人玉置泰多問問當時這部片在日本的具體迴響、是不是遭到惡評,但他似乎不願多談。但我完全可以想像《蒲公英》在當時可能面臨的冷遇,因為它真的就是一個太超前時代的電影,光是在敘事結構上,就已經與眾不同。

開場我們看到的是貨車司機和助手造訪了中年婦女蒲公英所經營的窮酸拉麵店,當你以為這是一個圍繞在他們身上的勵志故事時,攝影機突然橫移到一群準備去高級餐廳用餐的高階主管與助理,又隨著他們移動到一群效法西方用餐禮儀的婦女社團⋯⋯。伊丹十三不願讓故事顯得太過單一,他真正的目的是要讓觀眾飽覽飲食文化的各種面向,將食物與性癖作類比,也可看見有人利用對美食的愛好來詐取錢財。

更重要的觀點是,伊丹十三試圖解放觀眾對美食的既定認知,例如非得要依循怎樣的公式才能完成好料理,又或者非得如何品嘗才是正道。片中的廚神隱藏在貧民窟之中,真正的懂料理的也不是「美食評論家」,而是司機、殺手等潛身各行各業的人。伊丹十三也提醒我們那些大排長龍的的拉麵店其實未必端出的是好料,只是因為欠缺良好的競爭者而已。

事實上,越看下去就會越明白這一切都是電影的隱喻。在片頭對著觀眾喊話的戲院戲,伊丹十三就已經做出了提示。伊丹十三自己本身就是演員出身,等同中途出家當導演(51歲執導首作),沒有受過科班編導訓練,但是因為他的豐富演藝歷練,讓他培養出極好的品味。而且又因為曾赴歐美拍攝電影的經歷,讓他得以看破西方電影公式、理出日本文化的優勢與獨特性,這讓他能在劇本中融入自己獨特觀點,絲毫不盲從任何人訂下的標準。

也許伊丹十三想說的是一部好電影的重點不需要有僵化的姿態,觀眾也不必故作高雅的欣賞。好導演可以是素人,好的觀眾也可以是個素人,只是無論是創作者還是觀眾,都要堅持自己的追求,可以不必追求高貴器材和專業的團隊,但不能沒有一個取悅觀眾的心懷。這也回到了伊丹十三對電影的三大追求:一是要讓觀眾嚇一跳;二是讓觀眾覺得有趣;三是讓所有人都能看得懂。至少我們可以說《蒲公英》完全符合了他所立定的標準。

如前頭所述,《蒲公英》所傳遞的訊息、非傳統的敘事手法不為當時的日本人所接受,但隨著該片近年在歐美地位逐漸提升,我想足已證明了他的嘗試確實是值得的,問題就是它太走得太前面。我想現在的台灣觀眾可以從中找到不少樂趣,拉麵迷肯定食指大動,影癡也能心領神會。

《蒲公英 Tampopo》(1985)電影預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