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電影獎於上週六晚間在中山堂舉行了頒獎典禮,在全球影視圈遭受疫情重創之下,堪稱難得的成就。而且整場頒獎典禮並未因為時局不濟而顯黯淡,反而星光如雲,入圍者多半也親自來到現場。特定獎項的入圍影片,如最佳美術設計放上了入圍作品的設計圖,最佳編劇搭配上劇本對白等小細節的設計,皆讓人有種觀賞奧斯卡獎、金馬獎的既視感,再再凸顯台北電影獎的企圖心。
今年是台北電影獎(以下簡稱北影獎)改制的第二個年頭,為了讓沒有關心過去賽制的朋友理解差異,請容我簡要說明。
去年(2019年)之前,北影獎共分為四大項,分別是最佳劇情片、短片、紀錄片與動畫片,而四個獎項則分別會確保有十部作品入圍。最後四個項目的首獎,則將共同角逐最大獎「百萬首獎」。
最後頒獎典禮一樣會頒發傳統的最佳導演、男主角、女主角、編劇等獎項,但大會事前不會提供每個獎項的入圍名單。沒有人知道範圍何在的情況下,常常帶來驚喜,但更多或許是遺憾,好比得獎者可能根本沒來。對於未必會有時間與精力觀賞四十部入圍作品的一般觀眾而言,以前的北影獎頒獎典禮常常令人感到乏味。媒體當然也難為,因為沒有具體入圍名單實在難以聚焦。
但去年新總監李亞梅上任之後,大刀闊斧地對賽制進行改革。將北影獎比照金馬獎的形式頒發,定下不包括百萬首獎在內的18個固定獎項以及一項鼓勵不分類技術成就的傑出技術獎。這直接解決了上述的問題,有了具體的入圍名單,話題容易被炒熱,關注度也會應聲成長。
但接踵而來的挑戰,難免是台灣電影是否有單獨能力支撐一個電影獎的質疑。去年《寒單》、《老大人》提名最佳影片等11項大獎遭受不少質疑,若以金馬獎作為參考指標,前者未能入圍金馬獎任何一項,後者則只入圍一項,顯見這些大放異彩的作品在廣納國際華語影片的金馬獎當中只能處在邊緣角落,卻在北影獨當一面,多少有點尷尬。
過去的「四大項時代」就不存在這種尷尬,因為所有作品基本上都只入圍一項。
北影獎當初改革的原因也有好的立意,無非是希望在金馬獎(網羅國際華語片)之外,也有一個單純獎勵國內影片的指摽性獎項。但這樣的目的,隨著去年因為政治局勢丕變,中國電影與部分陸資的香港電影隨中共政策抵制金馬獎之後,反而形成了另一種窘況。簡而言之,國內一時之間存在金馬獎和北影獎兩個以獎勵台灣電影為主的獎項。
雖然去年金馬獎仍出現來自新加坡的《熱帶雨》、馬來西亞的《夕霧花園》(雖是林書宇執導,但是拍馬來西亞的故事)、香港的《叔.叔》等作,但東南亞華語電影在產量與品質上未必穩定,而香港隨著今年更劇烈的政治環境變化,也代表哪怕是香港獨立電影來台參賽都得面臨更多考慮,更不用說是那些異議之作。
面臨格局恐怕變小,近日朱延平導演便證實金馬執委會的確就「轉型成國際影展」一事進行討論,說明了金馬獎的確存在改制焦慮。但最後這項提議顯然並未獲得共識,朱延平說:
「後來我們覺得都是跟在人家屁股後面,華語電影還是只有金馬獎,我們希望維持在龍頭地位。希望維持原生態,盡最大的努力爭取他們參加。」(註1)
誰會想到原本「井水不犯河水」的台北電影獎,最後卻變成性質幾乎相同的電影獎項。這也令人好奇,如果金馬獎遭受抵制的爭議早一年發生,北影獎的改制依然會發生嗎?不過至少在今年整體看下來,我並沒有看到北影獎有「亦步亦趨」的現象,反而更有獨當一面之風,對金馬獎的好處多有吸收,甚至開創了一條自己的新路。至於是什麼路?後續會談到。
北影獎的另一大特色,是它允許劇情片、動畫片、紀錄片、短片的影人角逐任何項目。以今年得獎名單來看,劇情短片《主管再見》的男主角李曆融便榮獲最佳新演員殊榮,但劇情短片在金馬獎只能入圍最佳劇情短片獎,無緣挑戰演員獎與技術獎。因此這顯得北影在入圍名單的選擇上更為開闊,今年另一個令人驚喜的選擇,還包括《家庭式》的游珈瑄,自導自演的她,一人提名最佳短片、女主角與新演員獎。
誠然短片囿於片長,難以與長片競爭,但至少它形成了一個鼓勵的作用。而且熟知台灣電影生態者,大概也知道許多國內短片的品質甚至不會輸給大多數長片,的確需要更多被鼓勵的空間。
然而,對於大多數拍攝短片的影像工作者而言,北影獎的改制,對他們而言卻未必是一件好事,因為其入圍機會被大大的壓縮了。以本屆為例,187部報名的短片作品(不含動畫短片),僅有七部片入圍。對於動畫片而言同是如此,44部報名,僅有五部片入圍。至於生猛程度往往更勝劇情片的紀錄片,49部報名,也只有五部入圍。
而51部報名的劇情長片,則有12部片入圍,而且在19個獎項、93個入圍席次當中佔得了60個入圍席次,達64%。由於過去的十部保障名額沒了,得以與劇情片平起平坐的短片、動畫片與紀錄片直接面臨邊緣化的命運。
身為一個長期關心國內紀錄片、短片、動畫片的影迷,對於這樣的改變,一時當然難以接受。不過我過去的思維是質疑北影獎要如何與金馬做出區隔,但今年開始,卻覺得北影獎似乎壓根沒有要刻意區隔的想法,甚至有點打算與金馬獎硬碰硬的姿態。如果真的是如此,除了尊重北影獎的決心之外,好像也沒有別的話好說了。
不過這真的是一場硬碰硬嗎?那倒也未必,以前常常覺得北影獎說要聚焦產業、聚焦新銳,但卻覺得最終鼓勵的方向卻又往往與它的選片背道而馳,金穗獎常常也有類似的問題。
以去年為例,北影獎改制第一年將百萬首獎頒發給帶有實驗、紀實等特性的短片《去年火車經過的時候》,評審似乎是想藉此說明北影獎可以在商業與藝術當中找到一個平衡點。最佳女主角開出雙黃蛋,頒給劉引商、李亦捷,雖然有一種希望資深與年輕世代都有照顧到的意圖,只是《你的臉》榮獲三項大獎(包括最佳紀錄片、導演蔡明亮、配樂坂本龍一),不免讓人感覺新銳並不是首要考量,商業性也不見得是。
但今年由吳念真領銜的評審團,面對這份同樣雅俗並置的入圍名單,卻將百萬首獎在內的六項大獎給了《返校》,也給了頗具觀眾緣的籃球題材商業片《下半場》最佳導演等三項大獎。演員項目的鼓勵方向最顯而易見,五位獲獎演員的平均年齡不到25歲,其中榮獲最佳男配角的李英銓僅13歲,最佳新演員李曆融僅15歲,影后王淨也才22歲。姚以緹和莫子儀皆不到40歲,皆屬青年演員代表。至於去年,六位演員得獎者的平均年齡則達到了47歲。
若真的以實力來論,這份名單當然有可議空間。李英銓在《那個我最親愛的陌生人》之中的表演固然生動自如,但這是不是足以與其他演員得以並論的實力派演出,當然令人懷疑。《江湖無難事》的姚以緹一人分飾兩角的喜劇演出非常出色,但資深演員陳淑芳在《親愛的房客》之中令人垂淚的精湛演出,就算獲獎也絲毫不會令人意外。此外,後來經評審揭秘才知,原來與王淨鏖戰到最後關頭是另一位資深演員呂雪鳳。
這些結果說明評審對年輕世代的偏好,在兩個演員同樣好的情況下,或許優先考量的是誰更具有未來性。這個考量同樣反映在最佳劇情長片與導演獎,原先被視為大熱門的大師蔡明亮未能以《日子》得獎,評審在這兩項評比中分別給了《返校》與《下半場》。
難道這說明了《日子》真的拍得不如《返校》與《下半場》嗎?我想這個賽果,只是評審的一個抉擇。他們打算鼓勵更商業、面向市場(通常來說這意味著年輕觀眾的品味)的作品,而這樣的決定,定調了北影獎今年的屬性,甚至冥冥之中指引了往後的方向。評審團主席吳念真也在頒獎時直言:
「看到大家的作品,我一直覺得未來真的是年輕人的,我們今天老人家來送紅包⋯⋯」
如果北影獎專走新銳獎、肯定具有市場性的作品,或許的確能與金馬獎產生根本的區隔。如果真是這種走向,那觀者似乎倒不太需要擔心兩個獎項會有屬性過於重疊的問題。
不過對於今年評審的決斷,我當然也未必全然同意,例如我認為《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的成績不應遭受如此冷遇,也覺得一項都沒有入圍的《破處》至少該在演員獎上有所斬獲。這又可以繼續延伸到下一個問題,即今年在北影獎首映的長片作品(只論長片是因為長片較有可能進行商業發行),只有《日子》、《迷走廣州》、《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男人與他的海》和《阿查依蘭的呼喚》四部。
今年共有17部長片入圍台北電影獎,首映作品卻僅有四部,而這四部作品僅佔七個入圍席次,唯《男人與他的海》獲得一項媒體推薦獎。對於這些作品的發行商而言,希望能夠入圍北影獎衝聲量的企圖有些破滅,更不用說那些沒入圍而以特別放映或國際新導演競賽入選而在影展亮相的作品。事實擺在眼前,北影獎大多數入圍作品是舊片,對於電影獎來說,太多大家都看過的電影佔據名單,恐怕未必是好事。
最後,雖然個人對於今年台北電影獎的改革方向似乎開始顯得有些樂觀。但仍還是認為未來還有一些根本性的問題值得思考與調整,最大問題或許還是在於評審制度。目前北影獎的評審與金馬獎相同,同樣是分為初選(部分評審繼續擔任複選評審)、複選(負責決定入圍名單)與決選三個階段,其中複選與決選評審能一起討論最終得獎名單。
不過由於複選評審佔九人、決選評選佔四人,最後的得獎名單其實難有什麼驚喜,顯然入圍表現好的作品,通常就是最後領跑的贏家。決選評審只有四位,確實難以撼動複選評審的偏好,因此主席吳念真也在頒發百萬首獎致詞時笑稱:
「其實我心目中很多應該得獎的人也沒有得獎,我也同時在投票當時一直在想『你(指其他評審)是在投什麼東西?』」
同時事後經媒體報導得知,有兩位評審才討論過程中提出想增設「評審團特別獎」來鼓勵《伏魔殿》、《菠蘿蜜》、《家庭式》等作,但因為不合規章而作罷。顯然如果繼續依照現行的評審制度,這樣的議論只會每年都出現。就依我個人主觀見解,王逸帆所執導的《伏魔殿》根本是一部值得榮膺百萬首獎的年度奇作,最後卻連最佳短片都沒有入圍,實在難以信服。
如果決選評審只能跟著複選評審制定的框架來走,那感到不耐也是正常的。更何況,初選與複選評審更未必如大家想像般火眼金睛,尤其今年在最佳動畫片選了一部毀人三觀的香港3D動畫《六道輪迴之可憐達人秀》(註2),不僅製作水平嚴重過時,故事與角色設定也一無可取,實在令人好奇當初是哪幾位評審在護航這樣的一部作品?又是出於什麼理由?
不過電影獎找評審來評,本來就會存在局限與風險,也是沒辦法的事。對於評審制度的見解,個人所知也有限,只感覺一年有兩個台灣電影獎用幾乎類似的評審團制來進行表彰,是有點遺憾。
要是其一能效法奧斯卡或香港金像獎由業內人士進行投票評選,入圍名單與得獎名單是否可能會帶來完全不同的觀點?雖然聽來難度甚高,但只要有計畫性的長期規劃,這未必不可能辦到。究竟未來該如何讓相關制度變得更加齊備,也就考驗主事者的智慧了。
2020台北電影獎得獎名單
正式競賽項目
- 最佳新演員:短片《主管再見》李曆融
- 最佳造型設計:《江湖無難事》施筱柔
- 最佳美術設計:《返校》王誌成
- 最佳視覺效果:《返校》郭憲聰、再現影像製作
- 最佳動畫片:《大冒險鐵路》黃小珊
- 最佳男配角:《那個我最親愛的陌生人》李英銓
- 最佳短片:《幽魂之境》
- 最佳紀錄片:《阿紫》
- 最佳聲音設計 :《返校》曹源峰、簡豐書、湯湘竹
- 最佳配樂 :《灼人秘密》林強
- 最佳女配角 :《江湖無難事》姚以緹
- 傑出技術:動作設計《下半場》洪昰顥、賈凡
- 最佳剪輯:《阿紫》吳郁瑩
- 最佳攝影:《下半場》陳大璞
- 最佳編劇:《江湖無難事》馮勃棣、蔡顗禾、高炳權
- 楊士琪電影卓越貢獻獎:放映師江泰暾
- 最佳男主角:《親愛的房客》莫子儀
- 最佳女主角:《返校》王淨
- 最佳導演:《下半場》張榮吉
- 最佳劇情長片 :《返校》
- 百萬首獎:《返校》
非正式競賽項目
- 楊士琪電影卓越貢獻獎:江泰暾
- 媒體推薦獎:《男人與他的海》
- 觀眾票選獎:《下半場》
台北電影節會外賽「台灣電影行銷獎」
- 最佳電影行銷:《返校》
- 最佳海報:《江湖無難事》
- 最佳預告片:《大餓》
備註
- 註1:突破陸片抵制!李安原本計畫「金馬獎開放國際參賽」
- 註2:台北電影獎規定參賽影片之導演須具有中華民國國籍或居留身份,該作為粵語發音的香港作品,由雙導演製作,推測其中一名導演可能擁有或中華民國國籍或居留身份。
本文同時刊載於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