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標籤: 香港電影

專題|2021金馬獎「香港電影觀察:談港片,也談哪些片提到了香港」

(圖為《鬼同你住》劇照)

由於《濁水漂流》今年一舉入圍12項,許多人可能會有香港電影表現特別出色的直觀感受。但其實以2019年中資電影撤出金馬獎後的三屆來看,今年港片成績與去年其實是完全相同,共提名七部,提名佔21席。

Comments closed

影評|《定風波》(2018):熙熙攘攘

本片片名取自蘇軾的闕詞,其膾炙人口之處,在於對人生的豁達。哪怕遇上大雨,卻「余獨不覺」。這首詞的創作之時,是蘇軾被貶去黃州後第三年。先前他因撰寫《湖州謝上表》,被有心人士解讀為譏諷朝廷,遂遭逮捕入獄,史稱「烏臺詩案」。蘇軾在獄中慘遭刑求四個月,半條命去了。所幸許多官員向宋神宗勸諫,最終才免他一死。

Comments closed

影評|《那日上午》(2018):颱風眼

雖然片名是《那日上午》(2018),但具體的敘事時間其實超越了一個上午的時間。後來才知,原來「那日上午」是一則作文題目。導演黃瑋納在片頭與後半段穿插了多名高中生的訪談片段,請他們談談自己眼前惡的焦慮。像是虛實交錯的手法,但受訪者其實是以戲劇角色的身分接受訪問。

Comments closed

影評|《今晚打喪屍》(2017):關於那隻雞的象徵

香港鮮浪潮拉拔出來的新銳導演歐文傑、陳志發與黃進等人在這兩年接連以首部長片大放異彩,同樣出自該體系的新導演盧煒麟也不落人後,在今年推出了個人首部長片《今晚打喪屍》(2017)。取材令人驚艷,成品亦然。

Comments closed

影評|《毒戰》(2013):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

高產量出名的杜琪峯今年有《毒戰》和《盲探》(2013)兩部問鼎金馬,前者最終獲得了劇情片的入圍,而這也是合情合理的結果。我欣賞《盲探》的天馬行空,《毒戰》也一樣充滿著奇想和巧思(尤以七人幫最令人拍案叫絕),只是後者的故事格局更壯闊,杜琪峯也展現出了企圖。若《盲探》是頭盤,《毒戰》就是主菜了。

Comments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