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懂詹姆斯岡恩(James Gunn)在《自殺突擊隊:集結 The Suicide Squad》(2021)到底在玩什麼梗,請看這篇。本文列舉幾項典故來談談,先從阿根廷的伊娃裴隆(Eva Perón)開始說起⋯⋯。
Comments closed標籤: 美國電影
電影《ID4星際終結者 Independence Day》(1996)上映時我才五歲,當年沒看過,後來到底有沒有看過,也完全忘了。對九年級生如我,伴隨我長大的好萊塢災難片是《世界末日 Armageddon》(1998)。《ID4》重映,對於有當年觀賞經驗的影迷而言,或有一層時光濾鏡。但對於無法以情懷角度來看的觀眾而言,恐怕未必是如此。
Comments closed為了銜結《全面攻佔3:天使救援》(Angel Has Fallen ,2019),特地去補了前兩集,雖然都是典型好萊塢公式片,卻各有奇趣。首集讓北韓人入侵白宮,第二集則是讓中東恐怖分子毀掉整個倫敦。之所以說有趣,是因為情節設定都浮誇到有點兒戲,兩部作品的反派竟都有能夠全面滲透警方、情治系統的能力。如果不太認真追究,光看場面,還是非常過癮的。
Comments closed一個剛被釋出的黑人囚犯誤打誤撞成了白人億萬富翁的看護,兩人相互救贖,成就了一段跨越膚色、階級的珍貴友誼。這顯然是賣座法國電影《逆轉人生》(The Intouchables ,2011)的劇情,不過近期在台上映的,則是美國人的翻拍版本,名叫《活個精彩》(The Upside ,2017)。主角分別請來凱文哈特(Kevin Hart)與布萊恩克蘭斯頓(Bryan Cranston)。
Comments closed電影《愛.欺》(The Wife ,2017)的開場是在一大清早,一對老夫婦在床上守候著一通可能會帶來喜訊的電話。「諾獎迷」一眼就識破他們在等候的是什麼。瑞典人按照傳統會在北美時間清晨五點後一一聯繫遍布世界的新科諾貝爾獎得獎者,每年的美國得主都會說自己「毫無預期」、「睡夢中被叫醒」、「不敢相信是真的」。
Comments closed1962年,羅馬教宗若望二十三世(Pope John XXIII)召開了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共有2200名教長出席了此次長達三年的會議。最終,教廷議定了數項重大革新,令天主教得以更走向世俗化。
Comments closed平心而論,《愛情昏迷中》(The Big Sick ,2017)的賣相在國內確實不盡理想,一個巴基斯坦裔的美國脫口秀演員與美國白人女孩的愛情故事(丁元凱大概就覺得不行),沒有台灣觀眾熟悉的大卡司坐鎮,題材看來也的確小眾。
Comments closed之前耳聞某人批判某電影的某演員,稱要不是他,這部電影大概就不那麼出色,因此這部電影也不是那麼出色。聽到此說,實在怒不可遏。理由是,演員不是這部電影的一部分麼?為什麼我們需要去大費周章假設他不存在?
Comments closed儘管故事背景設在美國波士頓,《玩命鎗火》(Free Fire ,2016)除了可替代性甚高的布麗拉森(Brie Larson)之外,實在沒有什麼顯著的美國元素。美國電影常見的槍戰題材,落在英國導演班偉特利(Ben )手上,卻被反叛地處理成一場中世紀式的戰鬥,且場景95%以上都在一間倉庫完成,出奇意在顛覆。
Comments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