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標籤: 日本電影

專題|「與濱口竜介的神秘觀影會」專訪《長夜盡頭的微光》導演三宅唱、編劇和田清人

上個月去了一趟亞洲電影大獎,在大會安排下,為《長夜盡頭的微光 All the Long Nights》(2024)的導演三宅唱(左二)和編劇和田清人(右二)做了一則專訪。

Comments closed

新聞|2025日本電影金像獎「完整得獎名單」:河合優實首稱后,諾蘭二次稱霸

2025年日本電影金像獎(第48屆)昨日公布得獎名單。《王者天下4:大將軍的歸來》獲得四項大獎成為最大贏家,《嫌疑者的真相》則獲得最佳導演等三項居次。現年24歲的女星河合優實以《那個女孩》(附圖)力退91歲資深演員草笛光子與滿島光等強敵首次在金像獎封后,成為今屆典禮最大亮點。依照金像獎傳統,河合優實將成為下屆頒獎典禮主持人。

Comments closed

專題|《黑澤明之曠世巨作》──大學生意外捕捉到黑澤明《亂》片場紀實

一個熱愛電影的大學生,一個惡劣的侵權事件,珍貴素材的佚失,以及奇蹟的失而復得,一部見證傳奇的作品保留了下來。在此之前,先讓我們回到1970年代。

Comments closed

影評|《小小戀歌》(2019):青春片的表皮之下

事前聽到宣傳文宣說,《小小戀歌》(2019)是發想自傳說中的神曲改編而成之作,還想說是哪首歌?一聽之後恍然大悟。原來〈小小戀歌〉是2001年由沖繩獨立樂團MONGOL800推出的作品,一時大賣三百萬張,迄今仍是獨立樂團的銷售傳奇,長年來也吸引無數歌手翻唱,甚至有「最能代表平成時代的歌曲」這種說法。

Comments closed

影評|《貓咪知道但是貓咪不說》(2018):貓咪消失的原因

前陣子常常看到扛著動物為旗號的電影,衝著小貓、小狗去看了,結果往往空虛不已。原本擔憂《貓咪知道但是貓咪不說》(2018)也是這類作品,結果完全出乎意料,貓咪竟從一開始就消失無蹤,反而是以一種象徵意義存在於故事中。

Comments closed

影評|《今天也要用便當出擊》(2019):秘而不宣的面子文化

電影《今天也要用便當出擊》(2019)的英文片名很有意思,叫「便當騷擾(Bento Harassment)」,其實也很貼切,故事是關於一個母親為了與青春期的女兒建立溝通橋樑,竟突發奇想,在每天準備給女兒的便當上大作「文章」。今天是「貞子造型」,明天是「猜謎主題」,無所不用其極,只為搏女兒注意。

Comments closed

影評|《三更半夜居然要吃香蕉?》(2018):同情能讓你付出一切嗎?

近來日本電影流行超長片名,好比《三更半夜居然要吃香蕉?》(2018),又長又不知所云。觀影之前略讀簡介,只知是關於身障者處境的電影。只能說這類題材搬上大銀幕實屬不易,畢竟身障者是社會弱勢族群,主流群眾對此題材難有共鳴,即便樂意關心,願意花錢進戲院又是一回事。

Comments closed

影評|《家族的色彩》(2018):日本社會的困局

未看《家族的色彩》(2018)之前沒想到居然是鐵道迷電影,這對我而言倒是挺新鮮。故事的主人翁奥薗晶(有村架純 飾)的丈夫修平(青木崇高 飾)因為急病逝世,無奈下只好帶著無血緣關係的繼子駿也(歸山龍成 飾)投靠先生在九州的老家。

Comments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