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電影獎於上週六晚間在中山堂舉行了頒獎典禮,在全球影視圈遭受疫情重創之下,堪稱難得的成就。而且整場頒獎典禮並未因為時局不濟而顯黯淡,反而星光如雲,入圍者多半也親自來到現場。特定獎項的入圍影片,如最佳美術設計放上了入圍作品的設計圖,最佳編劇搭配上劇本對白等小細節的設計,皆讓人有種觀賞奧斯卡獎、金馬獎的既視感,再再凸顯台北電影獎的企圖心。
Comments closed標籤: 台北電影節
台北電影獎將在本週六揭曉得獎名單,無影無蹤比照去年,推出個人擬出的各單項入圍名單,供影迷朋友當作參考。眾所皆知,台北電影獎與其他國際影展一樣,從來沒有提供入圍名單,首次收看轉播的朋友常常不習慣,覺得少了點押寶樂趣。出於趣味,就索性提一份「假如入圍名單」當作觀獎指南,不準拉倒而已。
Comments closed(圖左為統籌劉乃華、圖右為總監沈可尚。)
Comments closed〔欄位〕人本教育札記337期
〔欄位〕特寫
〔作者〕翁煌德
〔攝影〕陳詠雙「給我台灣電影,其餘免談!」
◎ 翁煌德
阿根廷電影《人生未來完成式》(The Future Perfect ,2016)有著本屆台北電影節的「台北物語」架勢,端看試片室的影評人數度莞爾,大可感受到他的「魅力」何在。六十五分鐘的片長,像是尷尬癌的展示大會,各種奇妙冷場戲組織成全片,演員也一概缺乏表演能力。
Comments closed一連觀賞多部台北電影節試片,由瑪莉亞莎朵斯卡(Maria Sadowska)執導的《性我者得自由》(The Art of Loving. Story of Michalina Wislocka ,2017)的功效有如興奮劑,特別醒腦。
Comments closed在紀錄片《照片沒說的秘密》(Hidden Photos ,2016)中,年輕的柬埔寨攝影師金哈(Kim Hak)說道:「外界對柬埔寨的不外乎只有兩個印象,一是吳哥窟,二是紅色高棉。」而他的工作,正是要透過手上的攝影機,重新建構世人對柬埔寨的印象。
Comments closed2016年已經被譽為香港新導演全面爆發的一年,隨口喊,就有黃進、許學文、歐文傑、黃偉傑、陳志發等多名新銳導演大放異彩,美中不足在於,這些導演全是男性,陽剛味濃,清一色男性故事。
Comments closed1976年三月,美國名導法蘭西斯福特柯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浩浩蕩蕩率隊來到菲律賓,著手進行五個月的拍攝。最後的成品就是日後被譽為經典的《現代啟示錄》(Apocalypse Now ,1979)。
Comments closed在談《只要我長大》(2016)之前,請讓我說一件關於林詣彬導演的小故事,事情發生在他以《玩命關頭》(The Fast and the Furious)系列走紅之前。
Comments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