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電影獎於上週六晚間在中山堂舉行了頒獎典禮,在全球影視圈遭受疫情重創之下,堪稱難得的成就。而且整場頒獎典禮並未因為時局不濟而顯黯淡,反而星光如雲,入圍者多半也親自來到現場。特定獎項的入圍影片,如最佳美術設計放上了入圍作品的設計圖,最佳編劇搭配上劇本對白等小細節的設計,皆讓人有種觀賞奧斯卡獎、金馬獎的既視感,再再凸顯台北電影獎的企圖心。
Comments closed標籤: 台北電影獎
許多人認為台北電影獎、金馬獎能反映一年下來台灣電影的風貌,卻不曉得因為入圍名單有限,又是以競賽為目的,許多「璞玉」其實沒有獲得展示的機會,有時我們甚至不太容易從這些大獎的入圍名單看見台灣一年下來創作題材的多元性。
Comments closed台北電影獎將在本週六揭曉得獎名單,無影無蹤比照去年,推出個人擬出的各單項入圍名單,供影迷朋友當作參考。眾所皆知,台北電影獎與其他國際影展一樣,從來沒有提供入圍名單,首次收看轉播的朋友常常不習慣,覺得少了點押寶樂趣。出於趣味,就索性提一份「假如入圍名單」當作觀獎指南,不準拉倒而已。
Comments closed(圖左為統籌劉乃華、圖右為總監沈可尚。)
Comments closed〔欄位〕人本教育札記337期
〔欄位〕特寫
〔作者〕翁煌德
〔攝影〕陳詠雙「給我台灣電影,其餘免談!」
◎ 翁煌德
在談《只要我長大》(2016)之前,請讓我說一件關於林詣彬導演的小故事,事情發生在他以《玩命關頭》(The Fast and the Furious)系列走紅之前。
Comments closed恭喜張作驥導演,《醉.生夢死》無疑是本屆台北電影節中的一枝獨秀,一片獨得六獎,打破了由《九降風》、《不能沒有你》、《當愛來的時候》、《消失打看》和《失魂》共同保持的四獎記錄。
Comments closed在進場觀賞《太陽的孩子》(2015)之前,突然閃過一個念頭,想著該不會這部電影跟太陽花學運有關?此太陽是否為彼太陽呢?
豈料開場沒多久鏡頭就來到了太陽花學運的現場,穿著傳統部落服飾的原住民正群起為自身權益發聲。接著,女主人翁Panay登場,她苦心採訪的「原住民觀點」學運報導竟不被上級採納,不禁為之動怒。
Comments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