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歐美影壇開始吹起一陣「女性旋風」,除了女性創作者獲得更多空間,歷史中往往被忽略的女性故事也成為影劇主要題材。好比BBC為「第一位現代女同性戀之稱」的英國地主安妮李斯特(Anne Lister)製作了影集《紳士傑克 Gentleman Jack》(2019),經典文學改編的《她們 Little Women》(2019)也融入了更現代性的女性角度。
Comments closed標籤: 坎城影展
由英國名導林賽安德森(Lindsay Anderson)執導的金棕櫚名作《假如….》(If…. ,1968)在50年前的今日在倫敦首映。這部作品呈現了一群桀驁不馴的年輕人為何又如何起身反叛寄宿學校的階級制度。恰好,在拍攝期間,法國正值六八學運,與本片講述的精神可說遙相呼應。
Comments closed電影《傑克蓋的房子》(The House That Jack Built ,2018)是丹麥名導拉斯馮提爾(Lars von Trier)的最新作品。其人其作向來驚世駭俗的他,這次的主角是一名患有嚴重強迫症的連環殺人魔。導演在故事一開場就剝奪了觀眾可能會投射其中求生意志,因為主人翁傑克告訴我們,接下來他要敘述的是數起他所犯下的罪行。
Comments closed第71屆坎城影展有一大新猷與一大憾事,驚喜乃是東非國家肯亞出現首部入選坎城競賽之作(一種注目單元),遺憾則是這部由瓦努莉卡修(Wanuri Kahiu)執導的《螢光下,戀上妳》(Rafiki ,2018)遭到了母國的全面禁演。作為女導演,她以女同性戀者為題,衝撞既有的肯亞民情與法治。
Comments closedComments closed〔刊登期數〕人本教育札記331期
〔欄位〕特寫
〔作者〕翁煌德
〔攝影〕陳詠雙「成為更好的觀眾」金馬影展執行長聞天祥談「青少年電影團」
◎ 翁煌德
看完《永生之愛》(Masaan ,2015)走出試片室,忍不住跟友人說:「這不是印度版的《百日告別》(2015)嗎?」
Comments closed曼納罕戈藍(Menahem Golan)和尤朗戈羅布(Yoram Globus),來自以色列的堂兄弟檔,一個花錢,一個管錢,不約而同的簽下了給電影之神的賣身契。幾乎一無所有的情況下,兩人在好萊塢連連創下票房奇蹟,一舉將加農炮影業(Cannon Film)樹立成連坎城影展都得畢恭畢敬的剝削電影王國。
Comments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