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音速小子3 Sonic the Hedgehog 3》(2024)在年末衝擊台灣市場,預料將會是今年度最後一部有機會席捲市場的商業大片!詹姆士馬斯登(James Marsden)與金凱瑞(Jim Carrey)將繼續延續主演,基努李維(Keanu Reeves)也將加盟演出,令人期待。
故事將延續前兩集的故事,索尼克(班許瓦茲 飾)、塔爾斯(柯琳維拉德 飾)和納克魯斯(伊卓瑞斯艾巴 飾)將合體對抗神秘又強大的全新敵人夏特(基努李維 飾),為了取勝,他們甚至不得不求助過往的頭號強敵蛋頭博士(金凱瑞 飾)。
一部電影能拍到第二集,肯定是因為首集獲得成功,片方覺得有利可圖。但通常許多續集也因為只是為了賺快錢而做得粗製濫造,還能夠拍到第三集的話,肯定是製作方在品管等方面都做到一定程度。本文將列舉影史至1980年以來幾部值得一看的「第三集」電影,有的差一點要被喊停,卻還是持續拍了三十年,有的見好就收,也有的還在等待開發第四集的機會,列舉如下:
《洛基3 Rocky III》(1982)
- 導演:席維斯史特龍(Sylvester Stallone)
- 演員:席維斯史特龍、塔利亞夏勒、伯特揚、卡爾韋瑟斯
- 產地:美國
1981年,從阿波羅(卡爾韋瑟斯 飾)手上拿到世界冠軍五年後,洛基(席維斯史特龍 飾)連續十次衛冕冠軍。正當他宣布退休時,年輕拳手卡伯爾(T先生 飾)公開對他提出挑戰,並且澈底將之擊潰。在萬念俱灰之下,阿波羅出現了。
隨著《洛基續集 Rocky II》(1979)成功創下兩億美元票房佳績,《洛基第三集》幾乎立刻投入前置作業。席維斯史特龍迅速地嚴格控制飲食,投入身材鍛鍊,與此同時,片方也安排班底演員回歸。結果電影上映後,全球票房竟比前作還多賺了七千萬美元,是1982年第四賣座的電影。然而許多影評人都質疑該系列不需要拍到第三集,吉恩西斯科(Gene Siskel)指出該片「沒有任何新鮮之處」,也認為洛基不再這麼討喜。但多數人都認為電影的品質管控仍然相當可觀,而劇中描寫阿波羅回歸的場面仍然令人難忘。
電影主題曲〈虎眼 Eye of the Tiger〉大受歡迎,獲得奧斯卡最佳原創歌曲獎提名,直到現在仍被視為影史最偉大的電影歌曲之一,其重要性甚至超越該片本身。
《電影月刊》影評人湯姆米爾斯(Tom Milne)指出洛基的故事理應就此劃下句點。不過隨著電影的賣座,續集《洛基第四集:天下無敵 Rocky IV》在三年後問世,甚至創下了更高的賣座成績。截至2023年為止,該片已經發行了九部電影,包括六集《洛基》系列與三集《金牌拳手 Creed》系列,此外還有延伸的電子遊戲、音樂劇等作,影響力持續至今。
《回到未來第三集 Back to the Future Part III》(1990)
- 導演:勞勃辛密克斯(Robert Zemeckis)
- 演員:米高福克斯、克里斯多福洛伊德、瑪麗史汀柏格、伊麗莎白蘇
- 產地:美國
1955年11月13日,來自1985年的馬蒂(米高福克斯 飾)根據70年前愛默布朗博士(克里斯多福洛伊德 飾)留下的信找到了時光機,但馬蒂卻發現博士當年在寫完信之後就不幸身亡,於是馬蒂決定穿越到1885年扭轉乾坤。
劇組在拍攝完《回到未來續集 Back to the Future Part II》(1989)之後同一陣容接續拍攝了《回到未來第三集》(中間只有休息三個禮拜),因此觀眾可在《回到未來續集》的片尾直接看到完整的預告。電影概念的源頭是主人翁米高福克斯(Michael J. Fox)的提議,當勞勃辛密克斯問他最希望看到哪個時代時,米高福克斯說自己想去西部時代看看牛仔,這個構想後來獲得採用。不過當他們找上曾演出西部電影的美國總統雷根(Ronald Reagan)客串飾演市長時,遭到了婉拒。
儘管本片票房遜於前兩作,但影評人普遍認為該片找回了第一部片的精神,並改善了前一集的缺點,知名影評人雷納德馬丁(Leonard Maltin)甚至稱這部片是系列最佳。而所有人的共識皆是,該片為整個系列畫下了完美的句點。儘管製作方一直有重啟的打算,但隨著米高福克斯在1998年宣布自己罹患帕金森氏症之後,拍攝續作的機會大幅降低。系列編劇鮑勃蓋爾(Bob Gale)在2008年受訪時也承認,在沒有米高福克斯回歸的情況下,系列不可能延續下去。
2020年,湯姆霍蘭德(Tom Holland)稱有人找他飾演該片的重啟版,但他選擇婉拒,因為他認為目前的三集已經非常完美。
《永遠的蝙蝠俠 Batman Forever》(1995)
- 導演:喬伊舒馬克(Joel Schumacher)
- 演員:方基墨、湯米李瓊斯、金凱瑞、妮可基嫚
- 產地:美國
在犯罪橫行的高譚市,「蝙蝠俠」布魯斯韋恩(方基墨 飾)出面阻止了「雙面人」哈維丹特(湯姆李瓊斯 飾)的銀行人質事件,與此同時,一個名為愛德華(金凱瑞 飾)的韋恩企業研究人員發明了一個可以控制人腦的機器,布魯斯韋恩拒絕了這項提案,愛德華於是憤而殺害主管,偽裝自殺,並以「謎天大聖」的身分開始作亂,並與雙面人結盟。
由於系列第二集《蝙蝠俠大顯神威 Batman Returns》(1992)表現不如首集,華納兄弟影業決定讓作品朝向更主流的方向發展,讓喬伊舒馬克取代了提姆波頓(Tim Burton)擔任導演,但對新走向不滿的米高基頓(Michael Keaton)卻選擇辭演,由方基墨(Val Kilmer)出任新一代蝙蝠俠。同樣基於票房考量,將首集飾演哈維丹特的比利迪威廉斯(Billy Dee Williams)換掉,改由湯姆李瓊斯(Tommy Lee Jones)接任。而謎天大聖一角,儘管羅賓威廉斯(Robin Williams)曾出面爭取,但最後還是改由聲勢如日中天的金凱瑞出演。
全新陣容與方向的調整獲得回報,更貼近觀眾的《永遠的蝙蝠俠》獲3.3億美元的票房成績,更勝前作。不過評價卻相當兩極。《滾石》影評人彼得特拉維斯(Peter Travers)認為這部片確實讓人驚喜連連,但有過度商品化的弊病。一個插曲是,許多人留意到蝙蝠俠的制服被加上了乳頭激凸,因此感到困惑,許多人以為這是同志導演喬伊舒馬克的惡趣味,但其實造型設計師荷西.費南德茲(Jose Fernandez)在2022年受訪時承認自己是受到羅馬百夫長的盔甲和漫畫本身的啟發。他指出漫畫中的蝙蝠俠就像是噴著顏料的裸男,所以他才決定給服裝安上乳頭的激凸。他說:
「我也不知道我的腦子當時在想什麼,但我就記得是這樣。我根本不知道最後會有這麼多人討論這件事。」
本片在奧斯卡獎獲得最佳攝影、音效和音效剪輯共三項提名。片方決定趁勝追擊,在兩年後續推《蝙蝠俠4:急凍人 Batman & Robin》(1997),喬伊舒馬克繼續執導,改由喬治克隆尼(George Clooney)出演蝙蝠俠,結果電影在市場與口碑雙輸,使得該系列劃下句點。直到諾蘭(Christopher Nolan)在2005年推出《蝙蝠俠:開戰時刻 Batman Begins》,才使得蝙蝠俠傳奇再現。
《藥頭悲歌III:死神上門 Pusher 3》(2005)
- 導演:尼可拉溫丁黑芬(Nicolas Winding Refn)
- 演員:扎特科巴瑞克、斯拉夫科拉博維奇、瑪麗娜拉德爾基克、拉馬丹何塞尼
- 產地:丹麥
毒梟大亨麥洛(扎特科巴瑞克 飾)計畫盛大地幫女兒辦一場25歲生日,不料他購入的海洛因竟變成一萬顆搖頭丸,他請人設法賣掉,卻發現事情發展不如他意。
26歲時,尼可拉溫丁黑芬以《藥頭悲歌 Pusher》(1996)轟動影壇,也讓世人見識到丹麥電影的生猛活力。後續兩部續集卻打破了續作肯定不如首集的魔咒,評價甚至更上一層。三集的故事並不直接延續,而是各選出一名主角作為故事主人翁,而在本集領銜主演的扎特科巴瑞克(Zlatko Burić)也在首集出演大毒梟一角。透過這樣巧妙的佈局,也可讓觀者更全面性地看到身在毒窟之中的每個人物的身不由己與複雜心境。
隨著這部片的成功,尼可拉溫丁黑芬又一次地獲得前往好萊塢的機會,與湯姆哈迪(Tom Hardy)合作的《布朗森 Bronson》(2008)大獲好評,使得他的導演生涯繼續迎來新高峰。儘管《藥頭悲歌》並未拍攝第四集,印度卻在2010年推出翻拍版,2012年英國也推出同名翻拍之作,還找來扎特科巴瑞克出演,延續本片傳奇。
《愛在午夜希臘時 Before Midnight》(2013)
- 導演:李察林克雷特(Richard Linklater)
- 演員:伊森霍克、茱莉蝶兒、沃特萊薩利、仙妮亞卡洛哲洛波羅
- 產地:美國、希臘
傑西(伊森霍克 飾)與席琳(茱莉蝶兒 飾)在維也納相遇,之後在巴黎重逢,年過不惑之年後,她們兩人在希臘共度夏日時光,並且回顧著他們的人生。
本片延續了《愛在黎明破曉時 Before Sunrise》(1995)和《愛在日落巴黎時 Before Sunset》(2004),又一次間隔九年,完成了故事的續作。伊森霍克(Ethan Hawke)與茱莉蝶兒(Julie Delpy)再次聯袂主演,成就了影史上最不可思議的三部曲之作。電影獲得廣返好評,提名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而且李察林克雷特、伊森霍克、茱莉蝶兒都名列編劇,共同完成這部作品,也堪稱一段佳話。影評人佩瑞賽伯特(Perry Seibert)表示,這部片的表演都讓人感覺像是即興創作,但結構卻又是如此巧妙,稱之為完美的藝術傑作。
到了2022年,再次相隔九年,新作卻並未推出。其實在2021年時,茱莉蝶兒已經公開表示,雖然三人曾經針對此事認真討論,但由於沒有辦法想出新的點子,所以計畫恐怕不會實現。而在2023年,李察林克雷特則說「永遠不說永遠」,保留了電影推出續集的可能性,他也指出「偉大的想法只是還沒有成形」。2024年,伊森霍克則公開表示只要李察林克雷特一聲令下,他就會願意回歸拍攝第四集。
本文同步刊載於 ez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