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金馬50太給力了,史上最棒的一屆金馬獎。好幾度讓我以為是在看奧斯卡頒獎典禮,我在做夢嗎?
Comments closed無影無蹤 Posts
高產量出名的杜琪峯今年有《毒戰》和《盲探》(2013)兩部問鼎金馬,前者最終獲得了劇情片的入圍,而這也是合情合理的結果。我欣賞《盲探》的天馬行空,《毒戰》也一樣充滿著奇想和巧思(尤以七人幫最令人拍案叫絕),只是後者的故事格局更壯闊,杜琪峯也展現出了企圖。若《盲探》是頭盤,《毒戰》就是主菜了。
Comments closed要選出這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究竟哪部電影最好,何其困難。
這就好比要評審把香蕉、蘋果等不同種類的水果放成一排,選出最好的一種。
既然提到了水果論,那就來談談《郊遊》(2013),因為這部片可說是顆「番茄」,一種究竟是水果還是蔬菜都使人難分難解的東西。
Comments closed日本校園電影一旦碰上社團題材,常是聚焦在年輕人的「血氣」,邁向目標前的坎坷史和最終如願以償的大高潮都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只是《琳達!琳達!》幾乎通通沒有,導演山下敦弘花了更多時間呈現了少女們練團以外的青春點滴,而這些看似可有可無的段落,難道不是青春的一部份嗎?
Comments closed不曉得為什麼,北町貫多這個角色使我聯想到的是《人間失格》底下的主人翁大庭葉藏,即使兩人的長相和格調顯然是大相異趣的,但是卻不約而同的渾身散發著失敗氣息。
Comments closed講座『國片IN起來電影論壇』,主持人黃子佼,講師共六位,分別是《大尾鱸鰻》監製朱延平、《港都》導演周守訓、《陣頭》導演馮凱、《不老騎士-歐兜邁環台日記》導演華天灝、《痞子英雄:電影版首部曲》監製陳鴻元及《天后之戰》監製張心望。這樣的組合夠大咖了吧?
Comments closed下午去聽了富邦講堂:蔡明亮導演的講座,蔡導演很推崇作者論,他認為導演是誰,電影就是什麼。我認同之至。
儘管渾身傲氣,不過其實蔡導比我想像中的還更有自知之明,他很清楚大眾認為他的作品曲高和寡,也懂得自我解嘲。他也針對了現在的國片環境提出了一些看法,他說:「國片又回到了三十年前,完全以數字論定一切的年代,何來復興可言?..大眾是笨的!除了在台下的各位以外!」
Comments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