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專題|《奧斯陸密談》:歷史沒有假如

近日阿富汗局勢緊張,西方觀察家稱之為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之後最嚴峻的地緣政治事件。隨著冷戰的結束,許多學者一度主張人類將共同走向民主、和平與自由,但端看這幾年的國際現況,卻發現這種嚮往似乎還是太天真了一些?

上一次最接近和平理想的時刻,或許是在1993年9月13日,以色列總理拉賓(Yitzhak Rabin)與巴勒斯坦解放組織阿拉法特(Yasser Arafat)在白宮會面,簽署《臨時自治安排原則宣言》。兩人在隔年雙雙榮獲諾貝爾和平獎。但在1995年,拉賓遭到以國的右翼分子暗殺。和平協議幾乎成為廢紙一張。

眼看以巴直至目前現在當下,數十年來的紛爭不休,更覺得當時如此歷史性協議的珍貴。要是拉賓當時沒有遇害,中東情勢或許截然不同。不過,歷史沒有假如,不過我們依然能試著回到過去,從昔日經驗取得養分。

原來在這場白宮會面前一個月,兩位領袖已經在奧斯陸有過密談,史稱「奧斯陸協議」(Oslo Accords)。而在這之前,雙方代表也經過曠日費時的協調與談判⋯⋯或許更多的是互不相讓的激烈爭吵。在這更之前,則是由傑出的挪威外交官尤爾(Mona Juul)與社會學家羅德-拉森(Terje Rød-Larsen)一手穿針引線促成。

2016年,美國劇作家J.T.羅傑斯(J. T. Rogers)推出了劇作《Oslo》。HBO則在2021年將之改編為電視電影《奧斯陸密談 Oslo》,請來露絲威爾遜(Ruth Wilson)飾演尤爾,安德魯史考特(Andrew Scott)飾演羅德-拉森。故事交代整起密談的前因與後果,不過它顯然不是一個討喜的題材,畢竟故事關於外交斡旋,大多場景皆在室內進行,以對話構成。

《奧斯陸密談 Oslo》(2021)電影預告

但在阿富汗陷入危機的當下,觀者似乎可以從中找到不少切入角度。微妙之處在於,就現在角度來看,《奧斯陸密談》固然有其歷史意義,但誠如上述,它對於中東和平進程而言,其效果卻是極其有限的。雖然編導免不了要渲染一番這份協議帶來的成就感,不過其實在會議過程中就已經一再暗示,一切的對話都沒有在一個穩固的基底進行。

以巴關係形同水火,雙方高層沒有建立溝通管道。這是為什麼要交由挪威人來擔任中間人,不過在協議過程中,兩邊政府的聯繫人也清楚知道密談消息一外洩,可能激起民間反彈,所以也不能給予任何來自高層的保證。因此尤爾與羅德-拉森始終似乎無法保證自己的對口是「確定有權限的人」。

等到雙方真的碰面了,對彼此的歧見與仇視,也再再阻礙談判進程。更不用說這個要簽署的協定,雖然表徵和平,卻未盡平等。例如要巴勒斯坦承認以色列的國家地位,卻只要以色列承認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代表「巴勒斯坦人民」,意即沒有承認巴勒斯坦的國家地位。明明已是巴勒斯坦讓步,但以色列右派卻殺害拉賓洩憤。

不過《奧斯陸密談》沒有打算多談這個協議對後續地緣政治形成的影響,而是將故事核心放在「對話」,即兩個不同立場的陣營被同時置放在一個房間之中,對話如何開始、如何進行、如何做出結論。觀者似乎可以將之代換成任何兩個相對的勢力,無論是南韓與北韓,還是民主黨與共和黨。

在今屆艾美獎,《奧斯陸密談》獲得了最佳電視電影等兩項艾美獎提名。

在2021年的現在,雖然已經結束冷戰超過30年,世界卻有越趨二元對立的態勢。《奧斯陸密談》的存在幾乎像是一種不切實際、一種浪漫願景,它依然「天真」,但沒人能否認的是,若要讓世界走向和平,也只能繼續擁抱著這種天真。

本文與 CATHCHPLAY+ 合作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