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影評|《就愛斷捨離》(2019):對角色的認同感

泰國電影《就愛斷捨離》(Happy Old Year ,2019)的構想來自日本「整理諮詢顧問」近藤麻理惠轟動全球的「斷捨離」哲學,她在實境節目《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Tidying Up with Marie Kondo ,2019)中教導美國人捨去家裡不必要的藏品,而判斷要不要扔的訣竅就是那個東西能不能給你「怦然心動」的感覺。

《就愛斷捨離》主人翁小琴因為接下新職,必須要將家中部分空間改裝成個人工作室。為此她只能狠下心來「斷捨離」,舉凡好友送的唱片或者爸爸遺留下來的鋼琴,都在她的清單當中。但導演納瓦波坦榮瓜塔納利(Nawapol Thamrongrattanarit)當然不是要拍一部收納電影,他有興趣的是那些每一個堆放在家裡的物品背後乘載的意義。

每個人都有在大掃除時清出一個陳年舊物,而有種記憶被喚醒的感覺。因為每個物品都像是一個記憶的載體,像是電腦裡的檔案,點選之後就能連結的這個物品當時的時空背景,連當時擁有它的心情都能被召喚而來。因此常有人說,分手之後最好把與情人擁有回憶的東西一併扔掉,這樣就能避免日後為之所苦。可以想見,小琴的這場大掃除無疑成為了一種自我的折磨。

當她將之前忘記還給朋友的舊物一一歸還時,她得到的多半是正面的回饋。這讓她以為只要將與前男友的信物歸還之後,也能為自己當年拋棄她的行為得到救贖。電影敘事是以小琴的角度出發,我們所看見的是她逐步的放下的過程,但導演卻也利用這樣的敘事策略隱去了前男友與新女友面對小琴出現,而被迫面對的風暴。沒有拍出來的,反而才是這部片最令人痛心的。無論是這對情侶如何面對作為第三者出現的小琴,抑或小琴與前男友過去分手的緣故。

導演不願置放濫情的記憶回溯,例如找人來飾演年輕的他們,重現當時分手時的場面等等俗套。而是全用兩人對彼此或者對者空氣的凝視,牽引出記憶浮現的質感。電影的出色往往在於那一剎那之間的留白。這使得本片注定不是傳統的商業愛情電影,導演要處理的感情關係最深層、彼此最不願意面對的面向。換言之,任何人如果曾有過刻骨銘心的前任,都能因為電影帶出來的情緒而有所投射,甚至感到煎熬,而並不盡然只是單純情感/眼淚的釋放而已。

究竟東西該不該斷捨離,小琴從對近藤麻理惠的理念深信不疑,到漸漸產生懷疑。但納瓦波坦榮瓜塔納利顯然不願為任何一種哲學背書,他首先透過小琴的案例告訴我們捨去一件物品/回憶並不如電視節目上那樣輕鬆寫意,最重要的是,他透過這樣一個殘酷的故事告訴我們:你不比對小琴這個角色產生認同感。

飾演小琴的是以《模犯生》(Bad Genius ,2017)成名的茱蒂蒙瓊查容蘇因(Chutimon Chuengcharoensukying),她在這齣戲的角色不易詮釋,但她全然展現了「斷捨離」的層次感,是令人陶醉的精彩表演。

《就愛斷捨離》(2019)電影預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