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專題|《芙莉歐莎:瘋狂麥斯傳奇篇章》延伸看:5個能駕馭「一億美元製作」的七旬導演

電影《芙莉歐莎:瘋狂麥斯傳奇篇章 Furiosa: A Mad Max Saga》(2024)肯定是許多影迷心目中年度最期待的強檔,繼《瘋狂麥斯:憤怒道 Mad Max: Fury Road》(2015)之後,《瘋狂麥斯》系列將繼續延續怒火狂飆。

《芙莉歐莎:瘋狂麥斯傳奇篇章 Furiosa: A Mad Max Saga》(2024)電影預告

不過你知道嗎?這部重新定義好萊塢動作大片的《瘋狂麥斯》系列,幕後操盤的不是美國人,而是來自澳洲的導演喬治米勒(George Miller),醫師出身的他以《迷霧追魂手Mad Max》(1979)初試啼聲,開始了《瘋狂麥斯》的傳奇系列,也捧紅了梅爾吉勃遜(Mel Gibson)。不過在完成最初的三部曲後,他整整三十年都在拍攝其它片型的作品,如溫情片《羅倫佐的油 Lorenzo’s Oil》(1992)、動畫片《快樂腳 Happy Feet》(2006)。

等到《瘋狂麥斯:憤怒道》上映時,他正好屆齡七十歲,所有人都很驚嘆好萊塢當代最先鋒的動作電影居然是由一名七旬老人操刀。該片的製作預算高達1.5億美元,最後換得3.78億美元票房收益。薑,果然還是老的辣。

七十歲幾乎在所有國家都已超越法定退休年齡(除了秘魯),許多導演即便創作力再旺,在這個時期也可能已經到了撞牆期,難以向年輕時一樣賣力工作,調度大場面。對於大片廠而言,或許也覺得交給年輕導演掌舵風險更低,資深導演在背後操盤就好,例如掌管《星際大戰 Star Wars》系列的喬治盧卡斯(George Lucas)就早已退居幕後。

但事實上還有許多導演如喬治米勒一樣在超越七十歲之後仍然能獲得大片廠信任,獲得至少一億美金(折合新台幣約32.1億元)的製作資金,有些導演還獲得了不止一次機會,可謂貨真價值的「億元男」。目前除了喬治米勒,還有五位導演擁有如此權勢,列表如下:

  • 《硫磺島的英雄們 Flags of Our Fathers》(2006)──76歲
  • 《來自硫磺島的信 Letters from Iwo Jima》(2006)──76歲

演員出身的克林伊斯威特在1971年首次執導演筒,拍攝了獲得好評的《迷霧追魂 Play Misty for Me》,之後以修正主義西部片《殺無赦 Unforgiven》(1992)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麥迪遜之橋 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1995)則證明了他除了動作類型,也能製作浪漫愛情片(更是自編自導),展現了難得的創作彈性。

不過克林伊斯威特向來以拍攝效率高、極度省錢聞名,甚至經常比預定時間更早殺青,加上大多數作品是自導自演,也能省下一個主角片酬,因此他的作品預算向來不高,常常能以3千萬美金之內完成作品,如《神秘河流Mystic River》(2003)和《登峰造擊 Million Dollar Baby》(2004)都是3千萬美金拍竣,就連場景拉到太空的《太空大哥大 Space Cowboys》(2000)都只花了6千萬美金。

但為了重現二戰末期的硫磺島戰役,戰爭場面省不了錢,加上克林伊斯威特又想要一次重現美軍角度和日軍角度,因此這成了他導演生涯唯一以破億美金總預算完成的作品(雖分為兩部上映,但亦可視作同一部作品),美軍觀點的《硫磺島的英雄們》花費9千萬美金,日軍觀點的《來自硫磺島的信》則花費1千9百萬美金。

《硫磺島的英雄們》無法回本,《來自硫磺島的信》則獲得翻倍票房成績,兩部作品若相加計算,克林伊斯威特勉強打平,這或許也使得他日後再次回到較低成本的製作。此後他又執導了13部作品,目前預計以93歲之齡退休,未曾再執導超過6千萬美金預算的電影。

克林伊斯威特(Clint Eastwood)
克林伊斯威特(Clint Eastwood)

  • 《羅賓漢 Robin Hood》(2010)──73歲
  • 《普羅米修斯 Prometheus》(2012)──75歲
  • 《出埃及記:天地王者 Exodus: Gods and Kings》(2014)──77歲
  • 《絕地救援 The Martian》(2015)──78歲
  • 《異形:聖約 Alien: Covenant》(2017)──80歲
  • 《最後的決鬥 The Last Duel》(2021)──84歲
  • 《拿破崙 Napoleon》(2023)──86歲

以《異形 Alien》(1979)和《銀翼殺手 Blade Runner》(1982)奠定影壇地位的雷利史考特因為長期以來都倚賴好萊塢資金創作,因此許多人或許都忘了他其實是一名英國導演。破億資金的創作對他而言已是家常便飯,如《神鬼戰士 Gladiator》(2000)和《王者天下 Kingdom of Heaven》(2005)等大作都是由他操刀。

不過即便年過七十,好萊塢依然相信他敏銳的市場判斷力與創作能量,依然願意將破億資金交給他主導。他在年滿七十歲之後首部破億資金電影《羅賓漢》票房表現差強人意,但《普羅米修斯》、《絕地救援》都獲得驚人的票房成績,後者更獲得6億美金回收,叫好叫座,也是他導演生涯最賣座的電影。不過《最後的決鬥》卻面臨嚴重失利,近期作品《拿破崙》也未能實現收支平衡,就連影評也不給好眼色。

儘管目前雷利史考特仍有《神鬼戰士2 Gladiator 2》等作品排隊上演,但如果接續票房表現依然不如預期,可以想見他有可能會逐漸失去好萊塢大片廠的青睞。儘管如此,就導演生涯票房榜來看,他仍以45.7億的成績穩居影史第九位。

雷利史考特(Ridley Scott)
雷利史考特(Ridley Scott)

  • 《華爾街之狼 The Wolf of Wall Street》(2013)──71歲
  • 《愛爾蘭人 The Irishman》(2019)──77歲
  • 《花月殺手 Killers of the Flower Moon》(2023)──81歲

在新好萊塢扮演重要角色的馬丁史柯西斯,叱吒影壇超過五十年。早期他以獨立製作闖出名號,如他最具代表性的《計程車司機 Taxi Driver》(1976)僅花費130萬美金,《蠻牛 Raging Bull》(1980)也不到2千萬美金成本。不過隨著製作野心更大,整體預算也大幅提升。

在進入到21世紀後,他也得以拍攝了首部億元美金製作的史詩電影《紐約黑幫 Gangs of New York》(2002),後續作品如《神鬼玩家 The Aviator》(2004)、《雨果的冒險 Hugo》(2011)都是億元大製作。

年滿七十之後,他的第一部破億美金作品是由李奧納多狄卡皮歐(Leonardo DiCaprio)主演的《華爾街之狼》,一億美元換得近四億票房成績。不過後續兩部破億製作《愛爾蘭人》和《花月殺手》在帳面上都沒有回本,但兩部片都是串流出品,前者是Netflix(網飛),後者是Apple TV+,因此較沒有回本壓力。

目前年過八旬的史柯西斯依然保持驚人的創作能量,電影評價並未隨著製作預算增加而下降,他還將持續推出大製作,包括描寫耶酥生平的《A Life of Jesus》等作。

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
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

  • 《一級玩家 Ready Player One》(2018)──72歲
  • 《西城故事 West Side Story》(2021)──75歲

史蒂芬史匹柏的輝煌背景已經不用贅述,他是影史上作品最賣座的電影導演,其執導作品總票房達107.5億美元,比第二名的詹姆士卡麥隆(James Cameron)還高20億美金之多。他的作品《大白鯊 Jaws》(1975)建立了好萊塢現代商業模式,而他最賣座的電影《侏羅紀公園 Jurassic Park》(1993)以6千3百萬美金的製作成本換得11億美金票房收入,這還不包括續集衍生的票房成就。

在2018年,史匹柏以72歲之齡推出了富有想像力的科幻大片《一級玩家》,證明他不僅創作能量未減,也跟得上時代潮流與趨勢。以1.75億美金的票房,取得5.82億的驚人票房回收。不過他的下一部大型製作《西城故事》卻是血本無歸。接續的作品是史匹柏的自傳體電影《法貝爾曼 The Fabelmans》(2022),是4千萬美金小型製作,卻也無法回本,使得他的導演生涯亮起紅燈。

不過相比雷利史考特和馬丁史柯西斯都能在八十歲之後繼續掌舵破億製作,現年77歲的史匹柏當然還有重振機會。目前他正在準備新作《Untitled Frank Bullitt Project》,預計請布萊德利庫柏(Bradley Cooper)領銜主演,但問世年份未定。

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
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

  • 《大都會 Megalopolis》(2023)──85歲

很難想像以《教父 The Godfather》(1972)、《教父第二集 The Godfather Part II》(1974)、《現代啟示錄 Apocalypse Now》(1979)奠定影史地位的柯波拉現在依然活躍之中。不過影迷或許能輕易喊出他早期的經典,卻未必記得他票房慘敗的紀錄,柯波拉在意氣風發的時期推出2千6百萬美金預算的歌舞片《舊愛新歡 One From The Heart》(1981),票房卻只收獲63萬美金,直到1990年代才以《教父III The Godfather Part III》(1990)和《吸血鬼:真愛不死 Bram Stoker’s Dracula》(1992)在市場上雪恥。

實際上,進入到21世紀後,柯波拉開始轉趨開發極低成本的電影製作,也開始嘗試實驗電影、現場電影的新型態的創作,上一部具有完整性的電影長片《此刻與日出之間 Twixt》(2011)僅以7百萬美金完成,收益則只有36萬美金左右,當時外界都以為柯波拉的導演生涯已經到了終點。

實際上,柯波拉一直都在籌備自己的野心之作《大都會》,劇本在1980年代就已經成形。為了籌措這部史詩大作,柯波拉不惜打破了好萊塢導演人人都知的鐵律:永遠不能用自己的錢拍片。柯波拉賣掉了自己經營數十年的教父酒莊,自行投入1億美金作為電影製作本金,之後又籌措了2千萬美金投入拍攝。

最終柯波拉找來亞當崔佛(Adam Driver)、達斯汀霍夫曼(Dustin Hoffman)、勞倫斯費許朋(Laurence Fishburne)、西亞李畢福(Shia LaBeouf)等巨星加盟,不過製作過程卻是命運多舛,業界長期以來都質疑《大都會》是否能真正完成。2024年,《大都會》正式在坎城影展作為競賽片亮相,但是否能找到發行商正式商業發行,卻還是未定之天。

法蘭西斯福特柯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
法蘭西斯福特柯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
本文同步刊載於 ez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