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你是一個喜好看法庭戲的人,我想《正義辯護人》(2013)不見得會符合你的需求。
因為本片的重點不在「辯護」,而在「正義」。
Comments closed翁煌德,電影評論、專題與最新影壇動態,金馬獎、國際影展與電影放映活動資訊不漏接!
透過筆者獨特視角及影視評論,深入剖析影視作品,評價劇情、演技及導演手法,提供獨到見解,提升觀眾的欣賞層次。
在進戲院觀賞《軍中樂園》之前,聽到許多影評人對大陸演員陳建斌有不少讚嘆,有人直言他相當有機會入圍年底金馬獎的最佳男配角。只是依照日前新聞報導,片方最後採取的方式卻是將阮經天和陳建斌兩人一同報名角逐影帝,導演鈕承澤說這是「幾經掙扎」後的結果。
Comments closed故事的背景設定在90年代,古板青少年大衛美夢成真的「掉進」了他鍾愛的50年代芭樂肥皂劇《歡樂谷》當中,還拉了他那水火不容的時髦姊姊瑪麗珍一同下水。跑進電視機的姐弟倆從此意外的變成了這個黑白電視劇的一員,還成了故事主人翁。
Comments closed昨晚,我在光點華山經歷了非常特別的觀影體驗,即搭上辯士的默片放映。經過這次,不曉得還有無這樣的機會了。而放映的作品,更是不凡,是由現代影迷只聞其名而不見其人的傳奇女星阮玲玉所主演的《戀愛與義務》(1931)。
Comments closed看完這部電影之後,記得回頭想想自己是不是個神經病。
《飛越杜鵑窩》(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1975)講述的是一個為了逃避服刑而裝瘋賣傻的「正常人」藍道麥墨菲(Randle McMurphy)被送進精神病院裡的故事(只是如果行為、思考模式跟所有人都「不一樣」的人就叫做神經病,那他毋庸置疑的是劇中唯一的神經病)。
Comments closed英國人李察艾登堡(Richard Attenborough)拍了印度國父的傳記電影《甘地》(Gandhi ,1982),樹立了永難超越的經典,致使三十年來幾乎沒有人斗膽再拍攝以甘地為主題的電影。
Comments closed他們喜歡劇場,想以戲劇為志業,盼望逃脫保守的社會束縛,甚至有人真的在計劃逃離祖國,另闢新生。他們想了些手段欺瞞爸媽,試圖假以朝聖、國際奧林匹亞競賽的名義跟著劇團出國參加藝術節上台演出。
Comments closed冰壺(Curling),是一種在北美和北歐相當風行,台灣人卻幾乎一無所知也無從知悉的運動項目。進行方式很有意思,運動員得試圖把石壺推向圓心範圍。一局結束後,擁有距離中心點最近的「石壺」的一方獲勝。十局下來,勝局越多的隊伍方能取勝。
Comments closed既然是基於史實改編的電影《KANO》,回顧史料,真實的嘉農棒球隊也難免留下了一些歷史謎題給後世子孫。對於兩位編劇魏德聖、陳嘉蔚來說,這究竟是憂是喜呢?
Comments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