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分類: 影視評論

透過筆者獨特視角及影視評論,深入剖析影視作品,評價劇情、演技及導演手法,提供獨到見解,提升觀眾的欣賞層次。

影評|《太陽之下》(2015):真理與事實

如果一部紀錄片裡的一切影像都是靠反覆排演而成的,那還稱得上是一部紀錄片嗎?由受邀前往北韓拍攝「主旋律紀錄片」的俄羅斯導演維塔利曼斯基(Vitaly Mansky)所執導的《太陽之下》(Under the Sun ,2015),也許足以翻轉我們對紀錄片的認知。

Comments closed

影評|《我和我的冠軍女兒》(2016):工整與潦草

看完《我和我的冠軍女兒》(Dangal ,2016),不由得大嘆,如果要將一座諾貝爾獎和平獎授予演員,誰比阿米爾罕(Aamir Khan)夠格?作為印度最具影響力的演員,他演出的每一個角色都致力於打破種族、宗教、性別的藩籬與一切迷信,且演技也精湛十分。

Comments closed

影評|《愛上有機男》(2016):苦瓜哲學

日本電影《愛上有機男》(2016)由小林優美的人氣漫畫改編,講述肉食OL真希(川口春奈 飾)與草食老師渚(林遣都 飾)的友情/愛情故事。說是肉食、草食,既是你所想像的那個意思,也是字面上的意思──真希餐餐大口啃肉,而渚則是標準的蔬食主義者。

Comments closed

影評|《辛普森:美國製造》(2016):照妖鏡

本屆奧斯卡默默打破一項紀錄,入圍最佳紀錄片獎的《辛普森:美國製造》(O.J.: Made in America ,2016)成為金像獎史上最長的入圍作品,總時長7小時47分鐘(註)。不過酒香不怕巷子深,該片出色的製作水平可使觀者「禁得起時間的考驗」。

Comments closed

影評|《當貓王碰上總統》(2016):槍械、毒品、嬉皮與披頭四

賀歲檔期的另類選擇,悄悄在誠品電影院獨家上映的《當貓王碰上總統》(Elvis & Nixon ,2016)。片商在中文片名中隱沒了尼克森,強調「貓王」艾維斯普里斯萊(Elvis Presley),其實也是點出了本片的本質,即兩人並非對等關係,更能說這是一部貓王粉絲片。

Comments closed

影評|《憲法第十三條修正案》(2016):凡夫俗子與川普

電影《憲法第十三條修正案》(13th ,2016)的開場引用了美國總統巴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的演講詞:「看看這個數據,美國人口占全球5%,擁有的囚犯人口卻占全球25%。」開宗明義揭示了電影主題。但接著往下看,便能發現導演阿娃杜威內(Ava DuVernay)的企圖心遠遠不僅於此。

Comments closed

影評|《速食遊戲》(2016):無奸不成商

最近台灣掀起一陣造假潮,先是田中實加,再來是海倫清桃。《速食遊戲》(The Founder ,2016)的出現倒顯得有些應景。未看簡介前,誤認該片是在講述麥當勞創辦人的奮鬥經歷──也確是如此──但電影更多著墨處,反而是一個投機商人如何奪走他人心血,假手建立飲食(房地產)帝國的故事。

Comments closed

影評|《闇影之下》(2016):恐怖片的表皮

代表英國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闇影之下》(Under the Shadow ,2016)在今年的各大獨立影展獲獎無數,電影背景設在兩伊戰爭背景下的伊朗德黑蘭,乍看實難想像這居然是一部恐怖片。片中所謂的鬼魂,是古蘭經有記載的精靈(Djinn)。

Comments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