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電影《元氣人生》的宣傳用語上寫著「日本廣播體操90周年紀念作品」,這麼一寫,就帶有一種公家部門監製的風味。在日本也許奏效,但在台灣,大家卻自然敬而遠之。實際上,也難想像「廣播體操」該怎麼拍成一部電影。
Comments closed分類: 影視評論
透過筆者獨特視角及影視評論,深入剖析影視作品,評價劇情、演技及導演手法,提供獨到見解,提升觀眾的欣賞層次。
在銀行上班的獨居女子晶敏(孔曉振 飾)每每回家都覺得不對勁,家裡似乎有被入侵的跡象,卻又無法證實。或許一切可能只是晶敏的幻想,也可能真有變態在此埋伏。韓國電影《鎖命危機》(Door Lock ,2018)的設定稱不上新穎,但導演李權對故事節奏與氣氛的絕佳掌控、孔曉振精湛的演出,在在可觀。
Comments closed時間來到2024年,在美國總統大選前夕,韓裔的無國籍傭兵亞哈接受美國中情局指派,領導一幫夥伴參與綁架北韓政要的秘密任務,地點就在南北韓交界的地下堡壘。然而,事情演變卻逐漸超乎眾人預料,這起行動其實是美國、中國、南韓與北韓的政治角力,所有人都命在旦夕,除了亞哈自己,也包括北韓領導人。
Comments closed由英國名導林賽安德森(Lindsay Anderson)執導的金棕櫚名作《假如….》(If…. ,1968)在50年前的今日在倫敦首映。這部作品呈現了一群桀驁不馴的年輕人為何又如何起身反叛寄宿學校的階級制度。恰好,在拍攝期間,法國正值六八學運,與本片講述的精神可說遙相呼應。
Comments closed電影《傑克蓋的房子》(The House That Jack Built ,2018)是丹麥名導拉斯馮提爾(Lars von Trier)的最新作品。其人其作向來驚世駭俗的他,這次的主角是一名患有嚴重強迫症的連環殺人魔。導演在故事一開場就剝奪了觀眾可能會投射其中求生意志,因為主人翁傑克告訴我們,接下來他要敘述的是數起他所犯下的罪行。
Comments closed1970年代末冷戰正酣之時,兩個生活在東德鐵幕之內的家庭,望著夢寐以求的自由德國,他們想到了一個投奔自由的計畫,只是這個主意乍聽下來,任何人都覺得荒謬,既不是爬牆也不是挖地道,而是造一個熱氣球──「飄」過去。
Comments closed男子阿成(潘親御 飾)被控夥同兩名青少年殺人,在顯然另有盤算的律師王國超(古斌 飾)中途解除委任之後,阿成無助的阿嬤(王滿嬌 飾)找上了公設辯護人李慧貞(柯奐如 飾)接手處理。阿成堅稱主謀是富少古子華(林暉閔 飾),但所有證據依然對他不利。即便如此,李慧貞仍決定相信阿成的證詞為真。
Comments closed88歲的阿根廷裁縫師亞伯拉罕在被子女安排前往養老院之前,因為自己仍有心願未了,遂扛著行李來到了歐洲,目標是希望能回到自己的出生地波蘭,至於想找的對象是誰?是摯友?抑或情人?編導直到最後半小時才願意解答,結局十分催淚。
Comments closed電影《全面開戰》(At War ,2018)在片名開宗明義說這部片關於戰爭,但電影裡所談論的戰爭實為不用刀槍、不見血的對立,是為勞資雙方的抗衡。導演史蒂芬布塞(Stéphane Brizé)繼《衡量一個人》(The Measure of a Man ,2015)後再次找來坎城影帝文森林頓(Vincent Lindon)主演。有別於上回較為克制的角色,這一回的林頓整部片都在一定的情緒高峰上。
Comments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