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直譯原文片名的電影不算少,《會計師》(The Accountant ,2016)想必是其中有趣的例子,因為無論是Accountant還是會計師,都足以讓準備捧著爆米花進場的觀眾退避三舍。筆者大學修習會計一年,重修一年,更是退避六舍。
Comments closed分類: 北美電影
聚焦北美電影的多元風格與文化影響,分析影片的敘事手法、角色塑造及其在全球影壇的地位與意義。
關於冤獄的紀錄片無數,本屆女性影展選映的《小鎮性侵疑雲》(Southwest of Salem: The Story of the San Antonio Four ,2016)是為其一,不過這回與種族因素無關,陷害她們的也並非與自己毫不瓜葛的人。
Comments closed加拿大動畫片《親愛的爸爸》(Window Horses ,2016)自一開場的故事設定就妙趣橫生。一心嚮往著法國生活的伊朗裔女孩蘿西明,因為出版了一本名為《大開眼界──從未去過法國的詩人寫的詩》的怪詩集,意外獲得了伊朗詩歌節的參展邀請。
Comments closed電影《插旗攻城市》(Where to Invade Next ,2015)的片名其實並不精確,麥可摩爾(Michael Moore)攻的不是「城」,而是「國」。只是攻的方法,竟是「插旗」。
Comments closed本屆新竹市兒童影展特別規劃的「童書大王──羅德達爾」單元,起因是本人的私心。選完片後,發現今年正好適逢羅德達爾(Roald Dahl)百年冥誕,又覺得特有紀念意義。
Comments closed1970年代有《大陰謀》(All the President’s Men ,1976);2010年代,有《驚爆焦點》(Spotlight, 2015)。兩部片討論的題材不同,但其精神價值和敘事格律卻是如此的相像。然而,兩個時代的觀眾分別看完兩部片的感想恐怕會有些微妙的差異。
Comments closed進戲院前未做功課,只從預告曉得《怪物遊戲》(Goosebumps ,2015)是關於一群怪物從書中被「解放」,四處作亂的商業冒險劇。怎麼會想到原來它取材的是小時候曾經愛不釋手的童書《雞皮疙瘩》(Goosebumps)系列呢?片商不沿用原著名,也許是嫌它在台的受歡迎程度不高吧。
Comments closed電影《真相急先鋒》的英文片名是“Truth”,即真相,乍看可能是關於任何題材的電影。台灣將之譯為「真相急先鋒」,直指該片講述的是「追求真相的先鋒」,使人不難聯想到新聞工作者。不過,即便英語和國語的片名都端出了「真相」兩字,本片的觀點是否即為真相?我不置可否。
Comments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