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觀賞多部台北電影節試片,由瑪莉亞莎朵斯卡(Maria Sadowska)執導的《性我者得自由》(The Art of Loving. Story of Michalina Wislocka ,2017)的功效有如興奮劑,特別醒腦。
Comments closed分類: 歐洲電影
深入探討歐洲電影的藝術風格與社會議題,分析其獨特的敘事手法和文化背景,展現影視作品的多樣性與深度。
童年初次接觸埃貢席勒(Egon Schiele)的畫作便大感震撼,深深烙印在腦海裡。作為表現主義的先鋒人物,席勒的作品向來以極度主觀的角度呈現世界。在他畫中的人物,往往給人一種肢體不協調又病態的觀感,而那種扭曲,也正是他看待自己與世界的方式。
Comments closed儘管故事背景設在美國波士頓,《玩命鎗火》(Free Fire ,2016)除了可替代性甚高的布麗拉森(Brie Larson)之外,實在沒有什麼顯著的美國元素。美國電影常見的槍戰題材,落在英國導演班偉特利(Ben )手上,卻被反叛地處理成一場中世紀式的戰鬥,且場景95%以上都在一間倉庫完成,出奇意在顛覆。
Comments closed如果一部紀錄片裡的一切影像都是靠反覆排演而成的,那還稱得上是一部紀錄片嗎?由受邀前往北韓拍攝「主旋律紀錄片」的俄羅斯導演維塔利曼斯基(Vitaly Mansky)所執導的《太陽之下》(Under the Sun ,2015),也許足以翻轉我們對紀錄片的認知。
Comments closed代表英國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闇影之下》(Under the Shadow ,2016)在今年的各大獨立影展獲獎無數,電影背景設在兩伊戰爭背景下的伊朗德黑蘭,乍看實難想像這居然是一部恐怖片。片中所謂的鬼魂,是古蘭經有記載的精靈(Djinn)。
Comments closed電影《大藝術家與我》(Me and Kaminski ,2015)一開場就十足唬人,拼貼了畫家康明斯基與畢卡索(Pablo Picasso)、披頭四(The Beatles)和伍迪艾倫(Woody Allen)等各界名流一同現身的片段。差點令人誤以為康明斯基是真實人物。
Comments closed電影《敘利亞愛情故事》(A Syrian Love Story ,2015)的片名組合了兩個名詞,分別是「敘利亞」和「愛情」。
Comments closed電影《夢碎天堂》(The Paradise Suite ,2015)以六個外來者的角色視角,凝視著他們心目中所謂的天堂──阿姆斯特丹。無論是懷抱明星夢的保加利亞女孩還是遠自非洲而來的非法移工,皆為逐夢而來。然而,如中文片名所預示,這將是一場夢碎之旅。
Comments closed電影《巴黎野玫瑰》(Betty Blue ,1986)的導演加長版將在本月上映,即便與國外「時差」甚久,但聊勝於無,能在大銀幕上看見八〇年代的法式激情(也是奇情)得以再現,仍備感激動。
Comments closed如果知道自己還剩多久時間可以活,你會怎麼做?我指的可不是《生命最後一個月的花嫁》(2009)那種「經醫學診斷,大概可活多久」。而是明確告訴你:你剩下幾年、幾月、幾天、幾時、幾分、幾秒的時間可活,且就在你的手機裡倒數計時。這是《死期大公開》(The Brand New Testament ,2015)異常迷人的設定。
Comments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