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分類: 人物特寫

透過人物特寫專題,深入探索影視界中的關鍵人物,透過他們的故事、成就與挑戰,揭示其在影視作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與影響力。

專題|《抱歉我們錯過你了》肯洛區──電影不是用來解決問題的

曾獲兩次坎城金棕櫚殊榮的英國左翼名導肯洛區(Ken Loach)在一次訪談當中被要求給年輕影人一些建議。別於多數人會先從電影開始提,他卻說道:

「看書,接著了解這世界發生什麼事,然後參與政治、傾聽、辯論、與人會面、觀察他們的際遇、檢視他們的論點、提問,最後找到問題所在。」

Comments closed

專題|《千日千夜》洛伊安德森──藝術應該永遠服膺於人文主義

在漫長的電影史上,有一些作者風格會不斷地後世導演借鑒與模仿,但也有特定某些導演的風格,是不會被複製的。例如,沒有人會去模仿洛伊安德森(Roy Andersson)。他的電影,永遠會是獨一無二的。

Comments closed

專題|《他是我兄弟》馬克魯法洛──弟弟之死

2008年12月1日,39歲的已婚理髮師史考特魯法洛(Scott Ruffalo)在比佛利山莊的公寓被發現頭部中彈陷入昏迷。送醫搶救一週後,仍宣告不治。才在好萊塢站穩腳步的影星馬克魯法洛(Mark Ruffalo)痛失至親,史考特是他的親弟弟,也是他關係最密切的家人。

Comments closed

專題|《正常人》黛西艾德格-瓊絲──性愛該有的樣子

未來回顧2020年,世人會深刻記得的,除了蔓延全球的疫情、科比之死與貝魯特大爆炸之外,大概就是愛爾蘭影集《正常人 Normal People》(2020)了。不能出門只好在家追劇,始終全裸糾纏的兩位新星成了社群熱點,今天要來談的是黛西艾德格-瓊絲(Daisy Edgar-Jones)。

Comments closed

專題|《壞教育》休傑克曼──金鋼狼的同志疑雲

1995年,年僅27歲的休傑克曼(Hugh Jackman)得到了一個演出機會──在澳洲電視劇集《鐵窗風雲 Correlli》出演一角。他過去曾短暫擔任過體育老師,為了一圓成為自由記者的夢想而取得了傳播學位。之所以接觸戲劇課程一開始只是為了補學分,沒想到一演就演上癮,再也「回不去了」。

Comments closed

專題|《淑女鳥》瑟夏羅南──愛爾蘭少女的《哈利波特》夢!

雷恩葛斯林(Ryan Gosling)曾說:「她是個天才!大師!她讓我成了更好的演員,我想任何和她合作的演員,能力都會提升。她就好比是好萊塢黃金時代的演員,各方面都超越我的演員,梅莉史翠普(Meryl Streep)再世(reborn)。」(等等,梅莉史翠普還沒死⋯⋯)

Comments closed

專題|《惡棍特工》克里斯多夫華茲──最迷人的反派角色

在電影《惡棍特工 Inglourious Basterds》(2009)裡,飾演納粹上校漢斯蘭達的克里斯多夫華茲(Christoph Waltz)幾乎一人搶盡了所有風采。他對反派角色的詮釋,並不只是讓觀眾痛恨他這麼單純,反過來說,他讓觀眾不由得承認,原來「惡」是可以如此迷人。

Comments closed

專題|《愛的萬物論》費莉絲蒂瓊斯──學霸演員發跡史

費莉絲蒂瓊斯(Felicity Jones)的名字「費莉絲蒂(Felicity)」取自拉丁文,意思是「幸運」。在許多人眼中,她的成功確實帶有一些幸運成分,她憑藉《愛的萬物論 The Theory of Everything》(2014)榮獲奧斯卡、金球獎、英國電影金像獎影后提名之前,主要在獨立電影界發展,知名度不高。

Comments closed

專題|《王牌冤家》金凱瑞──與芮妮齊薇格的一段情

當導演米歇龔德里(Michel Gondry)第一次與金凱瑞(Jim Carrey)見面時,金凱瑞其實飽受憂鬱症困擾。龔德里見狀卻對他說:「你現在太美了,你是如此的破碎⋯⋯請你不要好起來。」

Comments closed

專題|《玩命關頭》姜成鎬──韓哥進化論

姜成鎬(Sung Kang)這個名字你聽來或許覺得陌生,但如果喊「韓哥(Han Lue)」相信你應該馬上產生印象。對於《玩命關頭 Fast & Furious》系列的影迷而言,韓哥或許在戲份上遠不如保羅沃克(Paul Walker)、馮迪索(Vin Diesel)與巨石強森(Dwayne Johnson),但他受歡迎的程度卻不輸給這群高身價演員。

Comments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