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分類: 影視專題

影視專題將深入剖析影視作品的各種主題與風格,探索其背後的創作理念、社會意義及對文化的影響,提供獨特的觀察與見解。

專題|《屍速列車:感染半島》外,5部「災後餘生」之作推薦

風靡全球影迷的《屍速列車》(2016)終於推出續集《屍速列車:感染半島》(2020)!有別於前一集將故事重心擺在事發當下的混亂,並且侷限空間在列車與車站之中,導演延尚昊的企圖心顯然大上不少。

Comments closed

專題|「費里尼電影的魅力何在?」費里尼100系列專文(四)

(圖為《生活的甜蜜》中的馬斯楚安尼。)

金馬經典影展在過去兩年曾分別舉辦「柏格曼百年紀念影展」和「義大利電影課」,前年聚焦適逢百年誕辰的瑞典名導柏格曼(Ingmar Bergman),去年則選映了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在紀錄片《義大利電影課 My Voyage to Italy》(1999)中提到的37部義大利經典之作。即便是六、七十年前的黑白電影,卻依然擠滿人潮一睹大銀幕,說明經典確實有其市場。

Comments closed

專題|「費里尼導演生涯的寂寥尾聲」費里尼100系列專文(三)

1980年的坎城影展,費德里柯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的《女人城 The City of Women》(1980)入選了競賽外單元。在兩個月前,該作在義大利首映時獲得了普遍好評,但在五月的坎城,費里尼卻遭到法國影評人不留情面地狠批,甚至有影評人稱之為「零分之作」。俄國名導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雖然為費里尼遭受到的批評感到同情,卻也不補了一刀:「但這是事實,這部電影毫無價值。」(註1)

Comments closed

專題|台北電影獎改制後第二年:《返校》成最大贏家,不當「小金馬」走自己的路?

台北電影獎於上週六晚間在中山堂舉行了頒獎典禮,在全球影視圈遭受疫情重創之下,堪稱難得的成就。而且整場頒獎典禮並未因為時局不濟而顯黯淡,反而星光如雲,入圍者多半也親自來到現場。特定獎項的入圍影片,如最佳美術設計放上了入圍作品的設計圖,最佳編劇搭配上劇本對白等小細節的設計,皆讓人有種觀賞奧斯卡獎、金馬獎的既視感,再再凸顯台北電影獎的企圖心。

Comments closed

專題|「費里尼的秘密情人」費里尼100系列專文(一)

(附圖由左至右為桑德拉米洛、費里尼、茱麗葉塔。)

1993年,蘇菲亞羅蘭(Sophia Loren)和馬斯楚安尼(Marcello Mastroianni)在頒獎台上攜手將奧斯卡榮譽獎(又稱終身成就獎)獻給費德里柯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費里尼在台上除了向觀眾致謝,更向在台下已經哭成淚人兒的太太、也是她的繆思茱麗葉塔瑪西娜(Giulietta Masina)真情表白。

Comments closed

專題|「費里尼寫給庫柏力克的一則電報」費里尼100系列小典故(一)

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作為一個享譽國際的電影導演,卻也與不愛看電影聞名。當然,童年時期除外,他能對好萊塢明星可說如數家珍,後來也拍了《舞國 Ginger & Fred》(1986)頌揚他珍愛的金姐與佛雷(Ginger & Fred)。雖然金姐不領情,但這就是後話了。

Comments closed

專題|手機真心話大公開!一窺《親愛陌生人》與其他原作翻拍電影浪潮

「你願意向大家公開你手機裡的秘密嗎?」德國電影《親愛陌生人 Das perfekte Geheimnis》( 2019)本週在台灣上映,卡司相當整齊,召集埃利亞斯穆巴里克(Elyas M’Barek)、卡洛琳荷芙絲(Karoline Herfurth)、潔拉海斯(Jella Haase)、費德烈克勞(Frederick Lau)等一線德國演員出演。該作翻拍自保羅傑諾維西(Paolo Genovese)編導的義大利電影《完美陌生人 Perfect Strangers》(2016)。

Comments closed

專題|《婚姻大崩壞》外,5部「美國翻拍」電影推薦

史丹頓一家四口前往滑雪聖地旅行,沒想到一場雪崩來襲,一家之主彼得(威爾法洛 飾)竟不顧妻小逕自逃亡。所幸只是虛驚一場,無人受傷,比莉(茱莉路易絲卓佛 飾)卻開始懷疑丈夫的擔當,一吵下去,發現沒完沒了。看似完美的家庭卻從此破滅。

Comments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