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今天也要用便當出擊》(2019)的英文片名很有意思,叫「便當騷擾(Bento Harassment)」,其實也很貼切,故事是關於一個母親為了與青春期的女兒建立溝通橋樑,竟突發奇想,在每天準備給女兒的便當上大作「文章」。今天是「貞子造型」,明天是「猜謎主題」,無所不用其極,只為搏女兒注意。
日本的便當文化在17世紀起漸漸成形,對容器的空間運用、菜色的擺置都在庶民間成為共識。日本人相信便當的型對了,便能引起食慾,因此連顏色的配置都有所講究。依照蛋食為黃、蔬菜為綠、番茄為紅等基本規則來陳列,足以讓一餐既能吸睛、激起食慾,也能達成飲食均衡之功效。
本片並沒有針對這個文化的形成做深入探究,而是以一個單親母親、一個單親父親與一個有意向心儀男生表白的女孩,共三個人物角度,讓我們看見一個便當所乘載的意義,即賦予所愛的人的深刻心意與情意。在這份感情後面,是堅苦卓絕的創意發想加上實際執行,得在雞鳴前起床備料,還要有一定廚藝和美學素養才能成事。
女主角雙葉從來不願設身處地,直到她也要準備一份便當給暗戀的男生之後,她終於體悟母親的用心。只是編導似乎將青春期的少男少女給過於刻板化了一些,雙葉與母親香織的關係之所以疏遠,不該只是一句「孩子大了」就能帶過。
在通篇樂觀、正能量的故事背後,編導隱而不談這種便當文化可能造成的負面效應,意即孩子之間的比較心態,可能造成的是某些孩子的自卑感。其實父母之所以苦心設計一份精緻、好看的造型便當,也是為了給孩子做面子。這無疑是秘而不宣的面子文化在背後作祟。
但撇開這些層次的思考,身兼編導的塚本連平在他對這部電影設定的框架之內,讓一切都顯得完美。每個人物就如同主菜、配菜、醃製物或味噌湯一樣各司其職,尾聲還有濃濃洋蔥味,堪稱色、香、味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