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歲檔期的另類選擇,悄悄在誠品電影院獨家上映的《當貓王碰上總統》(Elvis & Nixon ,2016)。片商在中文片名中隱沒了尼克森,強調「貓王」艾維斯普里斯萊(Elvis Presley),其實也是點出了本片的本質,即兩人並非對等關係,更能說這是一部貓王粉絲片。
Comments closed作者: 翁煌德
把電影當飯吃的影痴。2015年成立臉書粉絲專頁「無影無蹤」。現任台灣影評人協會常務理事、梅花鹿影展、光孚影展策展人。
(獲得14項提名的《樂來越愛你》。)
【已映演】
《13小時:班加西的秘密士兵》
- 導演:麥可貝(Michael Bay)
- 映期:2016/01/29(博偉發行)
- 入圍獎項:最佳混音
電影《憲法第十三條修正案》(13th ,2016)的開場引用了美國總統巴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的演講詞:「看看這個數據,美國人口占全球5%,擁有的囚犯人口卻占全球25%。」開宗明義揭示了電影主題。但接著往下看,便能發現導演阿娃杜威內(Ava DuVernay)的企圖心遠遠不僅於此。
Comments closed衝著《聽說桐島退社了》(2012)原著作者朝井遼新力作的名號,看了《何者》(2016)。有別之前的高校生眾生相,這次的故事聚焦在職場新鮮人。
Comments closed代表英國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闇影之下》(Under the Shadow ,2016)在今年的各大獨立影展獲獎無數,電影背景設在兩伊戰爭背景下的伊朗德黑蘭,乍看實難想像這居然是一部恐怖片。片中所謂的鬼魂,是古蘭經有記載的精靈(Djinn)。
Comments closed電影《患者代號:瑪丹娜》(2015)的英文片名很明瞭,就是「瑪丹娜(Madonna)」。瑪丹娜作為一位象徵前衛時尚與性感的紅星,也曾是「拜金女孩(Material Girl)」的代稱。
Comments closed電影《愛情,突如其來》 (2016)是佐藤泰志的函館三部曲最終章,三部的故事地點都在函館,故事並無關聯。像是說好似的,原作雖早在1991年刊完,電影改編卻是集中在這六年之內完成,三部片分別由熊切和嘉、吳美保和山下敦弘執導。本片我最為喜愛。
Comments closed往往抱持著「不準拉倒」的恣意心情預測金馬獎,今年卻是直到最後一刻都還在調整預測片單,一直拿不定主意。以最佳劇情片為例,感覺總無法用一個標準來衡量誰更有機會勝出。好比取捨肥腸與鴨血一樣困難,少哪一樣都成不了一道腸旺,不能兩樣通通要嗎?
Comments closed電影《失序男孩》(2016)是一部難以被定義的作品,本片百分之八十的時間,都是互毆場景,在停車場打、在商店街打、在巷子裡打、在河邊打,無窮盡的暴力,幾乎無法治介入。但即便如此,我們卻無法用「動作片」來淺薄地定義它。
Comments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