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作者: 翁煌德

把電影當飯吃的影痴。2015年成立臉書粉絲專頁「無影無蹤」。現任台灣影評人協會常務理事、梅花鹿影展、光孚影展策展人。

專題|2024金馬獎「最佳女主角、女配角」戰況:老戲骨占鰲頭?

今屆真正的死亡之組應該是此項,任何一位演員得獎都無法說是爆冷,尤其在經歷去年林品彤以12歲之姿登上影后之後,更讓人覺得什麼可能性都會存在。不過若回顧過去十年,還是會發現去年由新人突圍的情況終究是特例,評審大多情況下還是會讓較有資歷的中生代或長青樹演員獲獎。

Comments closed

專題|2024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男配角」戰況:男主大混戰,男配康哥獨秀

肯定是近五年來最難料的一屆,往年至少知道誰「領跑」,今年真的是誰在前、誰在後都無法確定。儘管張震名氣最響亮,並曾以《緝魂》(2021)榮獲金馬影帝,但他在新作《餘燼》之中的表演卻宛如「失魂」。但這並非針對他演技的批評,反倒很有可能是導演鍾孟宏刻意塑造的結果。既然不是一部非典型的追兇電影,導演賦予了故事與角色奇特的節奏感,但有時實在難以分辨張震是演到迷茫,還是真正掌握這個角色的精髓。

Comments closed

專題|2024金馬獎「最佳新演員」戰況:年過三十難爭獎,小童機會濃

回顧金馬獎過去十年,有六名演員以第一主角戲份得獎,又有三位演員是以難以明確界定主、配角的群戲電影獲獎(《推拿》《無聲》《但願人長久》)。換言之,如果戲份不夠突出,基本上就難以獲得金馬獎認可。

Comments closed

專題|2024金馬獎「最佳劇情短片」戰況:暴動少年領先風,金魚缸在後

每年最好的幾個驚喜作品往往是來自於三大短片(劇情、紀錄與動畫)項目,今年也不例外。此次入圍的五部作品在深度與廣度上都有可觀之處,得主也是難以預料。五部片中有三部來自台灣、一部來自中國,其中新加坡的作品《九月的四個星期天》的議題性相對較為突出。

Comments closed

專題|2024金馬獎「最佳紀錄短片」戰況:強強對決,香港導演尤出眾

就本屆金馬獎的各個項目來看,紀錄短片一項的品質可謂最高,而且內容也最多元,有關於性別議題的私電影,也有生態之作與政治性的紀錄片作品。其中目前擁有最多觀眾的,無疑是香港導演綠豆的作品《獄中信-鄒幸彤》,透過他的YouTube頻道「綠豆 Green Bean Media」,作品得以在線上供觀眾全片觀賞,截至目前為止,已有十萬人點閱。

Comments closed

專題|2024金馬獎「最佳新導演」戰況:入圍多寡階勝負,戰果或已分曉

回顧金馬獎過去十年得獎作品,十部中有七部得獎作品同時也入圍了最佳劇情片,得獎結果堪稱「符合邏輯」,畢竟都入圍了最大獎,還不能得新導演實在沒道理。但今年的五部入圍作品,無一提名最佳劇情片,也顯現這次賽況較往年更為難以預料。

Comments closed

專題|2024金馬獎「最佳動畫片、動畫短片」戰況:短片一枝獨秀懸念低

去年針對此項發表見解時,曾說觀影時感到挫折感極強。結果今年再看,感受也是相同,因為比起過去幾年經常出現議題明確(或至少能從一些象徵性的畫面解析劇情)、故事性明顯的作品,今年的作品其實難度感覺更高一層。門外漢如我就是看熱鬧,對於熟悉動畫製作的評論者,應該都看出更多細節。

Comments closed

專題|《荒蕪之地.應許之心》──邁茲米克森回擊奧斯卡「多元性」質疑

什麼事情讓邁茲米克森(Mads Mikkelsen)暴怒?一部以1750年代的北歐為背景的電影,需要考量到「種族多元」嗎?

Comments closed

專題|《懼裂》──過氣好萊塢明星的「原型人物」是她?

在電影《懼裂 The Substance》(2024)之中,一個曾擁有自己的星光大道星星,事業巔峰已過的女明星,為了重回顛峰,替自己的身體注射了一種名為「完美物質」的黑市藥物。換來一時貌美,但卻也付出了慘痛代價。用膝蓋想都知道這個故事是在諷刺那些為了留住美貌而整形過度的女明星,但問題是編導有沒有在影射特定的女星?

Comments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