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艾諾拉 Anora》(2024)日前在台上映,該片在坎城影展奪得最大獎金棕櫚獎殊榮,也是繼《大象 Elephant》(2003)、《華氏九一一 Fahrenheit 9/11》(2004)、《永生樹 The Tree of Life》(2011),本世紀第四度由美國電影獲獎。以《夜晚還年輕 Tangerine》(2015)在美國獨立電影圈闖出名號的西恩貝克(Sean Baker)竟在十年之內就在坎城登峰,令人著實驚嘆。
劇中,脫衣舞孃艾諾拉(麥琪麥迪遜 飾)遇到揮金如土的俄羅斯富二代伊凡(馬克埃德爾斯坦 飾),兩人在短時間之內就以身相取,結為夫妻。不過現實的「灰姑娘」故事恐怕沒有這麼單純,待伊凡的父母警覺到兒子闖下大禍殺來美國之後,艾諾拉也才意識到這段婚姻關係遠比想像中脆弱。
《艾諾拉》榮獲坎城金棕櫚獎之後,各界也預測該片將能帶著聲勢直衝奧斯卡,不過就歷史紀錄來看,這些作品在坎城折桂之後,是不是真的就能這麼順利拿下小金人呢?本文將列舉五部榮獲金棕櫚獎的傳世之作,也來檢視看看它們未來的成績吧,清單如下:
《假如… If…》(1968)
- 導演:林賽安德森(Lindsay Anderson)
- 演員:麥爾坎麥道威爾、克里斯汀努南、理查德沃威克、大衛伍德
- 產地:美國
在一間老牌寄宿學校裡,成天無所事事的米克結伴與死黨打發時間,群人佯裝服從學校根深蒂固的學長學弟制,其實心中卻對此不屑一顧。他們早已看破,那位於最上層的學長階級(貴族階級)不過也只是校方維持校園秩序的一批鷹犬。當米克(麥爾坎麥道威爾 飾)一夥人成為眼中釘的那天,便是革命被掀動之始。
英國知名的製片人約翰普朗波尼(John Brabourne)看了早期的劇本,激動表示:「這是我讀過最邪惡、最變態的劇本。」 原先派拉蒙非常厭惡《假如….》,拒絕讓它上片,但無奈因為《太空英雌 Barbarella》(1968)商業失利,只能拿《假如….》墊檔,沒想到反而迎來了華麗的票房成績。
作品在上映隔年角逐坎城影展(當年並未要求在影展首映),結果成功在維斯康提(Luchino Visconti)領導的評審團拿下最大獎金棕櫚獎殊榮,即便後來傳出其實本片原先在評審心目中只是第三名。據說當時評審分兩派,一派力挺《阿達倫事件 Adalen 31》(1969),一派則堅持要頒給《大風暴 Z》(1969),最終頒給《假如….》其實是屬於各方妥協後的結果。
名導史丹利.庫柏力克(Stanley Kubrick)宣稱自己將本片整整看了五次之多,並從中挖掘了麥坎.邁道爾,即《發條橘子》邪氣逼人的主人翁亞歷克斯。不過儘管這部電影如今已被普遍視為影史經典,當年的奧斯卡獎卻錯失了表揚它的機會,僅在英國金像獎獲得最佳導演與劇本兩項提名。
《對話 The Conversation》(1974)
- 導演:法蘭西斯福特柯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
- 演員:金哈克曼、哈里遜福特、約翰卡佐爾、泰瑞蓋兒
- 產地:美國
跟監高手哈利(金哈克曼 飾)因為擁有一流監聽設備而擁有許多客戶,不過在一次竊聽過程中,他發現自己可能會害被監聽人殞命,這讓他開始猶豫是否要交出檔案,從而陷入天人交戰之中。
在觀賞完安東尼奧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執導的《春光乍現 Blow-up》(1966)之後,柯波拉進而決定將監視的題目納入創作之中,完成了《對話》的劇本。電影製作時,他也採用了當時先進的監聽設備,結果後來才意識到這些技術與尼克森(Richard Nixon)用於監聽政敵的設備完全一致,不過這部作品其實是在水門案爆發之前完成的。由於主題反映了時下熱門議題,《對話》獲得了市場的成功。
1974年五月,即電影在美國上映後一個月,本片在坎城影展獲得最大獎(當時的獎名並非金棕櫚獎)。不過當時沒人想到這位美國電影奇才將在短短五年之內再以《現代啟示錄 Apocalypse Now》(1979)榮獲第二座坎城金棕櫚獎殊榮。
1975年的奧斯卡獎上,《對話》獲得了最佳影片、原創劇本與音效三大獎提名,最後卻無功而返。擊敗它的就是柯波拉自己,那年他以個人的另一部執導之作《教父第二集 The Godfather Part II》(1974)獲得最佳影片、導演等五項大獎。不過《對話》未能提名最佳男主角仍是令人遺憾的,金哈克曼(Gene Hackman)日後回顧自己的演出生涯,也承認《對話》是他的巔峰之作。
《性、謊言、錄影帶 Sex, Lies, and Videotape》(1989)
- 導演:史蒂芬索德柏(Steven Soderbergh)
- 演員:詹姆斯史派德、安蒂麥道威爾、彼得蓋勒、蘿拉珊賈克莫
- 產地:美國
事業有成的律師約翰(彼得蓋勒 飾)瞞著妻子安(安蒂麥道威爾 飾)與她的妹妹辛西婭(蘿拉珊賈克莫 飾)私通。當約翰的好友葛拉翰(詹姆斯史派德 飾)來訪,試著錄下安與辛西婭談論她們的慾望時,這些不可吿人的危險秘密似乎也呼之欲出。
時年26歲的新銳導演史蒂芬索德柏只以120萬的微薄預算完成作品,甚至只夠讓演員排練一週。在無人看好的情況下,電影在日舞影展奪得觀眾票選獎,隔年又前往坎城,在評審團主席溫德斯(Wim Wenders)的背書之下贏得金棕櫚獎。在米拉麥克斯影業的操盤之下,這部片以迷人的片名與獎項加持,成功以小成本獨立電影之姿在美國市場獲得廣泛成功,不僅開拓了史蒂芬索德柏輝煌的導演生涯,也讓製片人哈維溫斯坦(Harvey Weinstein)一戰成名。
不過這部片並未在奧斯卡獎複製驚人成績,僅獲最佳原創劇本獎一項提名。
《秘密與謊言 Secrets and Lies》(1996)
- 導演:麥克李 Mike Leigh
- 演員:提摩西司伯、蘭達布蕾辛、菲力絲羅根、瑪麗安娜瓊巴普蒂斯特
- 產地:英國
眼鏡行配光師霍坦絲(瑪麗安娜瓊巴普蒂斯特 飾)自小就知道自己是被領養的,在養母過世之後,她打算尋找親生母親。不過找到對方之後卻大吃了一驚,因為生母辛西亞(蘭達布蕾辛 飾)與自己的膚色完全不同。
導演麥克李因為受到一名曾受領養的朋友啟發,於是投入創作,並找來自己的多名班底出演。與其過去作品一樣,演員都經歷幾個月的長時間相處,也有許多即興成分。作品首映後深受評論界熱切歡迎,知名影評人羅傑伊伯特(Roger Ebert)將之列為心目中的偉大電影清單之中。
柯波拉領銜的坎城評審團愛極了這部電影,不僅授予之金棕櫚獎,也給了飾演母親的蘭達布蕾辛一座最佳女演員獎。但這個驚人表現並未在奧斯卡獎重現,儘管提名最佳影片、導演、女主角等六項,最終卻是全軍覆沒。不過至少它受到觀眾高度認可,票房表現奇佳。
《華氏九一一 Fahrenheit 9/11》(2004)
- 導演:麥可摩爾 Michael Moore
- 產地:美國
時任總統小布希(George W. Bush)在2003年宣布對伊拉克宣戰,但看在導演麥可摩爾眼中,這背後肯定存在不可告人的陰謀。一如過往風格,他親自走到鏡頭前,提醒世人九一一事件後,共和黨如果強逼人民接受侵犯基本民權的美國愛國者法案,並營造恐懼氣息鞏固政權,提醒美國人如果執迷不悟,將會陷入更大的危機之中。
作為一部立場明確、高度政治性的電影,《華氏九一一》從製作期就困難重重。當時米拉麥克斯影業的母公司為迪士尼,他們在未經迪士尼同意的情況下提供麥可摩爾資金拍攝《華氏九一一》,當最後電影完成供迪士尼欣賞之後,迪士尼依然堅決反對這部電影的發行計畫,並對於米拉麥克斯私下同意這部電影持續製作感到憤怒,揚言提告。在《華氏九一一》於坎城折桂之後,哈維溫斯坦親自出馬與迪士尼談判整整一週,最後決議由他個人名義取得電影發行權,並同意60%的電影利潤將捐款給慈善機構。
電影上映後,基於激進的政治理念,多個保守派團體向戲院施壓,科威特和沙烏地阿拉伯等國甚至直接宣布禁映,結果這都成了電影的活廣告,反而吸引了更多觀眾入場一探究竟。作品以2.2億美元的驚人成績成為當時影史上最賣座的紀錄片。基於古巴違法在戲院與電視台發行了該片的盜版,該片被質疑可能將失去奧斯卡參賽資格,儘管最後認定片方並未違法,但在2004年11月1日,麥可摩爾索性宣布退出奧斯卡競逐,直接授權電視台放映該片。
至於獲得金棕櫚獎殊榮,至今仍被認為是坎城影展有史以來最具爭議性的一次決定。這是坎城影展繼雅克伊夫庫斯托(Jacques Cousteau)與路易馬盧(Louis Malle)的《七海獵奇 The Silent World》(1956)後,第二部獲得坎城首獎的紀錄片。向來不愛按牌理出牌的昆汀塔倫提諾(Quentin Tarantino)在當年力排眾議,堅持將大獎頒給麥可摩爾,但他對麥可摩爾私下說之所以授予他大獎與政治無關,而是要表彰他的電影的藝術性。儘管如此,坎城主席吉爾雅各(Gilles Jacob)卻認為這個獎項決定「當然與政治有關」。
四年後,昆汀塔倫提諾在受訪時再次提及到這個決定,他說:
「我試著把這部片放在顯微鏡下再次檢視,我仍然認為我們的決定是對的。」
本文同步刊載於 ez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