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四月,南北韓領袖歷史性會面,迎接和平曙光。與此同時,韓國市場仍有多部以北韓為主題的諜戰電影,反映了韓國人對現有狀況的危機感,即便現在看來似乎有些不合時宜。九月在台上映的《北風 The Spy Gone North》(2018)勢必是相關主題電影當中最受關注的一部,該片由黃晸玟和朱智勛等韓國一線巨星主演,並選在台灣台北、新竹取景,引人好奇。
該片背景設在1993年,南韓情報員朴錫英(黃晸玟 飾)假扮與北韓進行交易,意圖滲透北韓軍事單位,沒想到卻就此陷入兩方高層的權力陰謀,不得抽身。該片改編自真實事件,製作團隊對過去歷史氛圍的還原煞費苦心,並順利獲選今年坎城影展午夜單元放映,博得好評。
本專題將會介紹五部同樣具有北韓元素的電影,有諜戰題材,也有引領觀眾去理解北韓人處境的人道主義之作。
《007:誰與爭鋒 Die Another Day》(2002)
- 導演:李塔瑪何瑞(Lee Tamahori)
- 主演:皮爾斯布洛斯南、荷莉貝瑞、羅莎蒙派克、茱蒂丹契
- 產地:英國、美國
英國軍情六處間諜詹姆士龐德潛入北韓軍事基地被捕,經過14個月的囚禁後,英美政府與北韓達成換囚協議,拿北韓恐怖份子趙交換龐德。龐德心有不甘,一心想將趙逮捕歸案,便前往香港、古巴等地調查趙的蹤跡。在哈瓦那,龐德結識了女特工金克斯,並聯手發現了這裡的一間診所竟提供改變人類容貌的服務,而趙可能已經將自己的身分轉換成了一名英國人,且正在發展一項足以摧毀整個南韓軍事基地的恐怖武器。
本片在上映之時創下007電影最高票房紀錄(不計通貨膨脹),也獲得普遍好評,但卻在東北亞引起爭議。片中將北韓描繪成極端的好戰國家,引起北韓政府極度不滿;針對片中美國軍隊直接向南韓軍隊下令的情節,也冒犯了南韓人。北韓理所當然的將電影禁演,連韓國都有145間戲院抵制電影上映。從此007電影不再以朝鮮半島作為故事背景。
《遣返 Repatriation》(2003)
- 導演:金東元
- 產地:南韓
冷戰期間,多位任務失敗的北韓間諜遭到南韓政府軟禁,不堪關押的間諜可以選擇「轉向」,從而落地投入南韓陣營,但其中又有多人不願轉向,堅持重回北韓,甚至有人遭到關押45年之久。隨著兩韓關係改善,這幾名始終不曾轉向的「英雄」總算有望重回平壤,卻也成了政治操弄下的棋子。
知名紀錄片導演金東元耗費12年時間與這群堅持信念的北韓人相處,雖然並不認同他們的政治抱負,但依然抱持著人道信念試著理解他們的思維,漫長的紀錄時程共計累積了800個小時的素材。但導演也因為投入這部作品的製作而成為韓國政府眼中釘,險些被視為顛覆國家份子,也因此該片在本國反而鮮少有放映機會。
《小金最高指導原則 Aim High In Creation》(2013)
- 導演:安娜布諾斯基
- 產地:澳大利亞
澳洲導演安娜布諾斯基為了要抗議天然氣開挖計劃,埋頭苦思究竟要怎麼樣透過電影來喚起澳洲人對環保議題的關注。此時,她想到了全世界最擅長用電影來控制人民思想的國家北韓。時年領袖金正日作為北韓最高領導人,除了一手拉拔了北韓電影工業之外,還親手在1973年撰寫了《電影藝術論》,指示北韓的電影人們依循他提出的準則來拍攝電影。於是,安娜決定親赴北韓,向當地的導演、編劇和演員取經,探究北韓政宣電影之所以如此激勵人心的原因。
事前看完介紹,很難想像本片居然是一部紀錄片。安娜假裝自己真正謙卑想向北韓師法電影,提出申請獲准,就這麼浩浩蕩蕩來到平壤,並在北韓境內全程用自備的攝影機完成本片。雖然她的拍攝立意不免帶著戲謔成分,但也算是真正認真地探究了北韓的電影工業面貌,具有相當可看性。
《愛人與暴君 The Lovers and the Despot》(2016)
- 導演:羅斯亞當&羅伯特卡南
- 產地:英國
1978年一月,人在香港的韓國女星崔銀姬莫名遭到北韓特務綁架。同年七月,她前往香港勘查案情的導演前夫申相玉也遭綁。外界認為愛電影成癡的金正日是為了振興北韓電影產業,才動手策劃綁架兩人。不過,北韓官方對外聲稱,兩人是心甘情願「脫南」,而非強人所難。兩人就這樣「被迫」在北韓八年聯手拍攝了17部電影,直到1986年趁柏林影展,已經博得金正日信任的夫妻倆伺機逃亡。
本片由羅斯亞當和羅伯特卡南兩位英國新銳導演聯手執導,為求一窺真相的兩人,特地前往南韓訪問仍在世的崔銀姬女士。本片也是年近九旬的崔銀姬首次面對鏡頭侃侃而談當初她在北韓的經歷以及與金正日交手的過程,是為難能可貴的史料紀錄。
《困獸之網 The Net》(2016)
- 導演:金基德
- 主演:柳承范、李源根、金永敏
- 產地:南韓
一名北韓漁民因為漁船遭到漁網卡住,不慎誤入南韓水域,卻被南韓政府當作是間諜,羅織罪名關押,逼他轉向投入南韓。生活簡樸、性情單純的漁民哲有(柳承范 飾)一心只想回到老家與妻小團聚,殊不知與此同時,他的失蹤也被北韓政府誤以為他刻意叛逃。夾在兩韓角力之間,北韓漁夫宛如困獸。
首位在歐洲三大影展折桂的導演金基德一反常態,將攝影機對準國族間的爭議,而非情慾與暴力。一般對北韓人民處境並不理解的觀眾,總會以自身的價值觀來衡量北韓人民,認為資本主義的社會應該是普世人民的追求,但對於本片主人翁哲有而言,他只想回到平靜的生活。
本片入選威尼斯影展,但在韓國卻不受任何電影獎項青睞,是被忽略的佳作。
本文同步刊載於 ez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