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辯士可以說是電影講解YouTuber的前身?
什麼是「辯士」?它的英文就是日文音譯的「Benshi」(弁士),說明了這是一個日本獨有的文化。1896年,當時愛迪生(Thomas Edison)的活動電影放映機飄洋過海來到東洋,但因為畢竟這是一個日本人完全陌生的裝置,商人擔心票房不佳,有了找人來搭配解說的構想。1896年11月25日,時年47歲的公子哥上田布袋軒走上了台,成為了上台為電影解說的第一人,之後被尊稱為史上首位電影辯士。
也許正是因為一開始就有辯士的存在,許多日本人從此就覺得電影放映好像就要「內建辯士」,也漸漸習慣了辯士的存在。而作為日本殖民地的台灣,也在1900年有了首次辯士登台的紀錄。
這些辯士的工作很單純,就是在這些無聲電影放映的同時,對著觀眾講解故事情節。主要是當時的電影沒有辦法搭配日文字幕,因此觀眾自然高度倚賴辯士的解釋來理解劇情。只是問題來了,辯士也是人,而每個人的講解風格各有不同,與其說觀眾在挑電影,不如說也可能會挑辯士來決定要看什麼。
當時辯士分為兩種,一種叫「聲色辯士」,另一種叫「說明辯士」。聲色辯士會像是為演員配音一樣演起來,而說明辯士只是單純說明劇情,而不同辯士可能也有不同擅長的電影類型風格。而且辯士的社會地位很高,薪水也比其它行業高出很多,據說在開演之前,觀眾席還會爆出幫特定辯士歡呼的聲音。如此「辯士偶像化」這樣的情節也在周防正行的《王牌辯士 Talking the Pictures》(2019)中有述。
但這問題就來了,有些辯士為了要吸引觀眾,不免加油添醋,甚至加入一些自己的詮釋,甚至悲劇被講成喜劇,根本偏離了電影劇情本身,反而喧賓奪主。但大多觀眾無從判別,或許也不在意,好像也都買單。當我讀到這段影史紀錄之後,不由得聯想,那這就不像是現在對電影進行講解的YouTuber嗎?
許多觀眾聽完某些YouTuber搭配影像「歪讀」一遍之後,真的相信自己看過了電影,卻不知其實只是看了這個YouTuber個人的詮釋而已。我們常常會說這是現在網路時代才有的事,但其實早在一百年前就有這樣的狀況,而且還相當普及化。如果要再找一個更貼近的例子,《辛普森家庭 The Simpsons》(1989-)的國語改編配音版,似乎也是同樣的道理。
有聲時代的綻放:德國表現主義躍上國際
這一集的「無影無蹤的電影萬應室」從有聲電影時代的開端《爵士歌手 The Jazz Singer》(1927)開始談,剛好也有機會談到辯士文化,這也是我覺得相當令人著迷的主題。不過為什麼辯士文化走入了衰敗?以及為什麼日本的辯士文化幾乎消失之後,為何台灣卻依然保有如此文化直到1950年代?
詳情請見鏡好聽:「EP07|有聲時代的綻放:德國表現主義躍上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