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VR作品《大師狂想曲:蔡明亮》(2021),我才驚覺,原來這是屬於蔡導的「童年往事」。
《大師狂想曲》系列是由法國導演克萊蒙德諾(Clément Deneux)主導。前身是電視紀錄短片《Jamais Sur Vos Ecrans》(2016),在這套作品之中,他以「未完成的電影」為題,訪問對象包括喬丹堤(Joe Dante)、彼得博格丹諾維奇(Peter Bogdanovich)、加斯帕諾埃(Gaspar Noé)等十位名導,請他們暢談自己胎死腹中的電影計畫。
與其聽導演只是「空談」,德諾在跨入VR領域之後,將這個構想進一步升級,推出《大師狂想曲》系列,不僅讓導演暢談自己未拍竣的遺憾,也透過視覺效果建造出作品之中可能的形貌,讓體驗者與導演穿梭其中。系列首作曾在2020年在高雄電影節展出,受邀的導演是阿貝爾費拉拉(Abel Ferrara)。
費拉拉在受訪時明確強調自己心中的遺憾是以紐約為原型的《猛禽小隊》,也將自己當時精心構思的幾段情節進行重現。但到了系列第二部時,概念卻又有了改變,也可以說是一種拓寬。
本來該系地英文原題就是「消失的電影」(Missing Pictures),也沒有嚴格定義所討論的作品必須是一個未能拍成的完整計畫,在創作上從來不會墨守成規的蔡導,在面對此一命題,也打算另闢蹊徑。
蔡導沒有提出一個想拍但未拍的電影企劃,也沒有提出具體的一場戲,反而是讓德諾與聯合導演賴冠源一窺他的童年點滴。固然目前VR電影受限於頭顯畫質等技術問題,本來就無法讓一切所見如同肉眼直視般清晰,離真正的臨場感仍有距離,但畫面的模糊性與省略、對細節重建的未盡細緻,反而更具有回憶的質地。
那斑駁的牆面、蚊帳、光與戲院的銀幕,簡單的幾個元素與空間陳設,帶出了蔡導童年記憶的吉光片羽。或許更令人著迷的,是蔡導娓娓道出往事的感性口吻,他提及自己如何被阿公溺愛,如何浸在戲院裡脫離現實的桎梏——那是蔡導也曾在《不散》(2003)中致敬的胡金銓電影。以及那段悠哉閒散、無拘無束的快樂如何為之消散。
蔡導說時代已經變化太大,他過去生活的景觀已經消失殆盡⋯⋯這就是他心目中的「消失的電影」。無法拍攝一部這樣的電影相信也有其務實考量,蔡導已經遠離家鄉馬來西亞已久,長年定居台灣,現在若要重建童年所見,加上依照蔡導一向對細節的要求,肯定是史詩級工程。或許對於蔡導而言,這樣的計畫也並不現實。
然而,透過本作,至少我們能窺見蘊藏在蔡導腦海之中的童年往事,產生一些想像。也能藉此作為一個理解蔡導的基礎,從中再反推回去他的其它作品,包括《不散》之中的《龍門客棧》(1967)、《黑眼圈》(2006)裡的蚊帳等。其中蔡導自述童年時不懂事,作業不寫,還要阿公、阿嬤幫忙代筆的場面,儼然是小哪吒再世,忍不住想到《青少年哪吒》(1992)裡的李康生,令人莞爾。
VR電影的發展時間並不長,其獨特的美學也依然在建構、探索之中,包括蔡導自己本人也曾拍攝過VR之作《家在蘭若寺》(2017)。挑戰這項媒材的創作似乎對我而言只有兩種成立,而這其中也分別代表了兩種極端。一是嘗試科幻場面、互動遊戲的商業娛樂性作品,二是重視氛圍建構、去戲劇性的作品。
第一點自然不消解釋,看一遍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的《一級玩家》(2018)就能有清楚概念。至於第二部分,則是因為這幾年有許多作品依然是用傳統敘事來創作VR,頻繁的剪輯與特寫,不只是讓體驗者容易在視覺上容易感到疲乏,更大問題則是消磨掉對沉浸的感受,因為這些變化會不斷讓人產生抽離的感受。
再一方面是,如果今天一部作品仍然要提醒人,「你必須看向哪裡」,那又何必要用VR來呈現?因此,私以為以氛圍為主體的作品,去戲劇性的作品,反而更能適合這個創作媒材。
恰好蔡導的美學,包括他執導的《家在蘭若寺》以及這部以之主角的《大師狂想曲:蔡明亮》都是以環境成為主軸,反而與VR美學不謀而和,看似平凡無奇,卻是意蕴深刻。
本文同時刊載於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